一天一块钱,做一个快乐的“农场主”!春种秋收,收成还可以在“菜园子”里以物易物。不会种菜?隔壁的老农民可以现场指导呀!现实版的“开心农场”正在航头大居基地形成。
“规划已经敲定了!”“上海阿键”(航头镇党委书记沈健)展开规划图告诉记者,航头大居基地附近有一条高压线,高压线下是城市绿地,“罗山路到下盐路这一段,100多亩,确定做‘大居菜园子’了!一亩分成十份,供给大居居民中的‘先进分子’,在种菜的过程中完成市民与村民的融合。”
“百亩菜园”计划缘起“一块豆腐”。航头原住民都是乡里乡亲的村民,买块豆腐别说讨价还价,5毛钱以下的找头买家往往不收的。来自市中心的居民住进了大居基地后,双方文化发生了剧烈碰撞:一位市民买一块标价1.2元的豆腐,还价到1元钱。卖豆腐的不乐意了,觉得对方看不起自己,不说话,而买主以为卖主默许了,丢下一元钱,拿起一块豆腐就走。双方一言不合吵了起来,最后还打了“110”!
“一块豆腐”引发的矛盾引起了“上海阿键”的深思,并由此引发了镇党委、政府上上下下的讨论,最终形成了一个共识:大居楼好造,“民心楼”造起来却还要费一番工夫。如何让城市人、乡下人走到一起来?俗话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就先从“一家人”做起吧!今年1月,“攀亲戚”活动首先在昱星家园和沉香村开始试点。“大家长”镇党委副书记、鹤沙航城社区党委书记黄艳秋告诉记者:“昱星家园社区工作站党支部与沉香村党总支两家党组织先结亲,”结对以后,在大居内和大居附近村各挑选一百户家庭,开展居民与村民攀亲结对活动,“吃农家饭、种农家田、串农家门、攀农家亲”,让来自市区的居民了解航头优美乡村风光和纯朴民风,也让村民了解“大上海”市民生活的精彩。
黄艳秋说:“开始的时候,大家畏手畏脚,还要鼓励党员带头;等到‘亲戚’真的走动起来了,就有人主动要求加入了。”特别是那些独居老人,无论村民、市民,都热心互相走动,很快就实现了融合,沪剧社团成立起来了,拳操队也跳起来了,渐渐形成“航头特色城乡文化”。
“等菜园子开起来了,老人的生活可以更精彩,孩子可以学到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获得都市里难得的家庭快乐。”航头镇还策划着让市民体验村民合作社的模式,成立“菜园子”合作社,请来种田师傅,与市民代表一起,负责整个菜园的管理,提供种菜所需的工具、必要的肥料,合作社还负责秧苗有偿提供、技术指导和代种代管以及最后的“以物易物”管理,把“菜园子”变成现实的“开心农场”。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