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6月13日第十个全国“文化遗产日”   申城非遗汇聚浦东

来自:浦东时报作者:浦东时报浏览701次2015-06-16 08:37

  今年6月13日是我国第十个“文化遗产日”,主题为“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当天,上海市与浦东新区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首度“会师”,主会场设在浦东三林老街。在这一古色古香、民俗气息浓厚的文化空间里,来自浦东及上海其他16个区县的非遗项目同台展示,亮出上海非遗保护工作10年来的丰厚“家底”。

  早上10点,活动启动仪式在三林塘南岸舞台举行。来自三林镇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浦东绕龙头”演出先声夺人,紧接着,12名汉服爱好者带来一场“礼仪之邦”群舞,一张如同《清明上河图》一般的非遗展示长卷,在三林塘两岸徐徐铺开。三林塘北岸,上海各区县非遗项目“云集”;而在南岸长廊上,三林庞家盆景、三林瓷刻、浦东剪纸等16个浦东传统手工技艺非遗项目,面向全市展现浦东人巧夺天工的手艺;三林崩瓜、三林酱菜、龙潭酒酿等8个浦东饮食类非遗项目展位,以及一场别开生面的“浦东老味道”本帮菜厨艺大赛,使游客品味到浦东人的“好口福”……

  比赛中,来自浦东各街镇的24个家庭代表队,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老八样”经典菜式扣三丝,以及一道自选本帮菜。赛场上弥漫着诱人香味,扣三丝一盆盆出锅,八宝辣酱、响油鳝丝、咸菜竹笋、油爆虾等美味很快摆成满满一桌。5位评委一一试吃,其中一位,就是在《舌尖上的中国2》中亮相的本帮菜大师李伯荣之子、“本帮菜烹饪技艺”传承人李明福。市民蒋金根拿下了三等奖,他笑着说:“浦东的非遗,还在每一户浦东人家的餐桌上、每一个浦东人的舌尖上传承着呢。”

  非遗保护走过10年,上海的目光再次聚焦浦江之东。当天,一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成果展”也在三林塘南岸的茗闻天下茶楼一楼举行。该展共展出非遗类图书、音像制品1000余件,其中不少由浦东新区出版。在二楼的“守望传统非遗十年”工作回顾座谈会上,上海市文广局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以及40余名学者共聚一堂。非遗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高春明介绍,从2005年3月起,上海市非遗普查工作在浦东率先试点,领先其他区县一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蔡丰明认为:“浦东非遗项目价值极高,非遗保护力度值得各区县效法。”

  “浦东非遗既包含摩登的海派文化,也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浦东非遗生态的丰富性、非遗保护空间的完整性在全市独树一帜。”浦东新区文化艺术指导中心主任王玺昌告诉记者,根据最新出炉的浦东新区非遗名录,浦东新添“三林庞家盆景技艺”“三林老街民俗仪式”两项市级非遗,以及“龙潭酒酿制作技艺”“张氏整脊疗法”“浦东剪纸”等5项区级非遗,使浦东国家级、市级、区级非遗总数达到56项,经认定的各级别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也达到93人。与此同时,新区认定挂牌的非遗传承基地有14处,非遗传习所9家,数量位居全市前列。浦东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非遗保护体系,营造了全民传承非遗文化的社会氛围。


上一篇:9家银行今起发行首批大额存单 下一篇:低价老年团乱象重重:真是“赔本赚吆喝”?

发表评论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