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摆位怎么摆?如何促进夜市经济等消费业态健康有序发展?
小布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等联合主办的2020上海民生访谈今天是第7期,嘉宾是市城管执法局局长徐志虎,一起探讨上海“夜间经济”“外摆位”等经济业态的管理良策。
支持“夜间经济”“外摆位”等消费业态有序发展
Q:
如何推动“夜间经济”“外摆位”等新消费业态有序发展,让市民的消费安全有保障?
A:
一是坚持有序“放”,体现管理的弹性。市局出台的《推进夜市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特色小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对设置集市、摊点和外摆位主体,实行条件管理,要求需经批准。
一是咖啡、奶茶、特色小吃、特色手工艺品等特色小店在建筑物规划红线范围内可实行外摆位经营。
二是特色小店等商家可利用商厦门前广场等公共空间开展商业促销活动。
三是支持配合属地政府因地制宜规划设置夜间集市、周末集市、特色集市,满足市民群众多层次消费需求,促进多渠道灵活就业。
四是指导帮助特色小店落实门前环境卫生责任,认真做好生活垃圾分类、餐厨垃圾和废弃油脂规范处置等工作,营造安全卫生的消费环境。
举个例子,静安区安义夜巷限时步行街位于静安寺南京西路商圈,全长264米。运营时间在每周六、周日及国定节假日,从中午12点至晚上23点。全新升级的安义夜巷划分了夜巷花园、有机农场、南广场、花园舞台、酒吧街、迷你高尔夫、娱乐互动七大特色板块,经营品种聚焦艺术文化、轻餐饮等环境友好型消费业态,并明确要求商户严格落实环境卫生责任制和垃圾分类等规定,实现了活力与秩序的统一。
要求经营方严格落实“五定”标准,具备工商营业许可证,特别是对餐饮商户,要求食品安全许可证,从业人员具备健康卫生证,确保食品安全。主办方为防疫也做足了准备。除了定点定时做好清洁消毒,主办方准备了口罩供给游客使用,设置了收集口罩专用垃圾箱,工作人员会提醒市民游客佩戴口罩。为控制人流,主办方升级了人员统计系统,一旦每小时客流超过3500人,将采取限流措施,引导部分市民游客暂时到嘉里中心等周边点位。
二是坚持规范“管”,体现执法的刚性。根据《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规,对未经批准设置的夜市摊点和“外摆位”等行为,依法严格查处,维护街面市容环境秩序。
三是坚持精细“服”,体现城市的温度。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指导商家守法规范经营。积极支持经批准设置的特色小店规范有序设置“外摆位”。对经批准设置“外摆位”的咖啡店、酒吧、轻食餐饮店、特色手工艺品等海派特色小店,加强指导服务,确保在建筑物红线范围内规范有序设置。
举个例子,徐汇区去年就区内“夜间经济”试点商业体内餐饮单位设置外摆位提出意见,包括:
1、外摆区域不得占用人行道、城市道路、消防通道及消防登高场地。外摆区域不能有搭建构筑物、建筑物的行为,不能摆放固定设施。
2、设置外摆位的餐饮单位应持有效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外摆就餐区域应设置在与本店经营场地直接相邻的主体内街内。外摆就餐区域的餐位数量不得超过本店实际现有餐位数量的30%。
3、设置外摆位的餐饮单位应严格按照其经核定的主体业态和经营项目在本店内加工制作供应外摆就餐区域的食品。外摆就餐区域仅作为消费者就餐场所,不得在外摆就餐区域内从事食品加工制作和销售。送餐过程应配备防蝇防尘设施,确保送餐过程中的食品安全,避免二次污染。
4、设置外摆位的餐饮单位需保持外摆区域环境卫生,做好门责。应保持市容、环境卫生整洁,无暴露垃圾、污迹等,并依据相关规定投放垃圾。外摆区域内产生的噪声、异味等不影响周边居民,并合理设置灯光,避免扰民和光污染。徐汇区外摆位经营商户主要分布在湖南和天平街道范围内,也就是历史气息浓郁的衡复风貌区,天平街道规划红线内外摆位道路15条,外摆位商户62家。以武康庭为例,作为徐汇首批夜间经济试点区,武康庭在延长营业时间,发展夜间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到武康庭的周边居民,避免噪声扰民。商户夜间照明尽量与园区同步,采用暖色灯光,夜间户外座位多采用蜡烛照明,不额外增加光源,营造出柔和典雅的气氛,降低光污染的可能。在招商阶段,武康庭就对园区夜间经济进行规划。除餐饮业态,武康庭借助老洋房、老马路优势,开设了珠宝店、葡萄酒鉴赏店、画廊、跨界设计师时尚生活馆、古董店等复合型业态。这些不会产生大量光源、噪音和油烟的业态,大多靠近居民区,而酒吧、西餐厅等则集聚在内庭或沿马路的高层建筑内。此外,商户播放的音乐大多为轻音乐,为打造“慢生活街区”搭配最合适的背景音乐。
播出时间
小布与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华社中国经济信息社等联合主办的《2020上海民生访谈》节目每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00,在FM93.4 AM990上海新闻广播播出,阿基米德、话匣子APP同步呈现。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