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3月10日学校发布停课通知,到3月14日回到浦东的家,留学美国的小王,刚刚经历了一次不一般的归国之旅。
她在美国康涅狄格州一所大学就读,今年读大三。1月中旬,在家中度过了一个悠闲的寒假后,她回到美国,开始了新学期的学习。
当时,小王根本没有想到,因为疫情,不到两个月后,自己会再次回家……
赶紧订机票
“一开始,我是在微博上了解到的湖北疫情。直到武汉封城,才发现情况慢慢变得严重起来。”春节期间,小王与家人联系时,大家讨论最多的话题,已经是疫情了。
只不过,那时大家主要关注国内的疫情发展。远在美国的小王,关注更多的还是学业课程,以及要不要把自己买来的50只医用外科口罩邮寄给家中父母。
然而,发现确诊案例的消息逐渐在美国出现,并不断增多。直到3月10日,学校发布通知,统一安排上网课。小王意识到,情况不容乐观了。
与父母商量后,小王决定回国。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另一方面则是,她平时住学校宿舍,如果不让留在学校,那她将无处可去。
确定回国后,小王了解了一下,那时上海认定的疫情重点国家和地区,还只有韩国、意大利、伊朗和日本。
赶紧订机票。她在东航网站查了一下,3月22日之前,从纽约直飞浦东的航班都已经没有票了,偶尔跳出一张,价格也比平时高出许多,要1.7万元。
“后来,我又到携程上找,发现有纽约经停台北回上海的航班,全程22个小时左右,赶紧买了13日的票。”小王说,担心留学签证和课程安排等,她还专门询问了学校的国际学生办公室。
出发前一天,她收到了校方回复:“安心回家,不必担心。”
吃饭只用5分钟
美国时间3月13日凌晨1点20分,小王坐上了长荣航空BR031航班的波音777客机。
飞机上的封闭空间、漫长的飞行时间,让小王有点小紧张。
“整架飞机基本坐满了,所有人都戴着口罩,看上去有不少中国的留学生。”她观察了一下四周,“最担心被感染,偶尔听到有人咳嗽,心里就会一紧。”
为了“尽可能降低风险”,小王还特意减少了摘下口罩的频次——少吃东西、少喝水,即便是吃喝,也尽量缩短时间。“吃一顿饭,我只用了5分钟。”
经过16个小时20分钟的飞行,中国时间3月14日早上5点40分,飞机停在了台北桃园机场。
需要等待四个小时。离开机舱进入机场等待区,小王稍稍放松了一下。“这一趟,感觉比平时要累不少。”
不过,返回机舱时,她已经开始期待——再过两小时,就能回到浦东了。
蓝底白字的“浦东新区”,很醒目
3月14日中午12点左右,飞机抵达浦东机场。小王离家,只剩下了半小时的车程。
那时,她还没有联系家人前来接机。“我之前在网上搜了相关信息,疫情防控,离开机场前有不少流程要走,似乎要挺长时间。”
飞机降落30分钟后,坐在前排的小王按照机场防疫人员的指示,作为第一批50名经济舱乘客,离开了机舱。
走过廊道,迎接他们的是第一道检查。递交在飞机上填写的表格,同时扫描二维码登记相关信息——过去14天去过哪里、有无疫情相关症状、是否吃过退烧药、联系方式……
信息登记完成后,小王的护照上多了一个黄色的小标签。测完体温、经过边检、接受第二轮询问后,她终于拿到了自己的行李。
随后,在防疫人员引导下,小王来到了浦东新区的人员集散点。“蓝底白字的‘浦东新区’四个字,很醒目。”
浦东新区工作人员热情地接待了她,“有没有人来接?接的人姓名?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答复了一系列问题后,小王终于可以联系家人,前来接机。
当在浦东新区工作人员陪同下来到停车场、坐进家里的车时,已经是下午3点40分左右。“一道道关卡有点费时,不过比预期还是短了不少,关键是让人感到安心。”她说。
如今,小王正按照防疫要求,自行在家中隔离。“尽管这次归国的旅途有些特殊,但很幸运的是,每一个环节都得到了海关、防疫人员的热心帮助。在特殊时期,本着对自己和对他人负责的想法,我觉得积极配合,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