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盘点|2020,继续“Ai”

来自:智汇家园作者:管理员浏览547次2020-01-13 14:57

 

产业变革的巨轮滚滚向前推进,当车轮碾过2019,这一年浦东企业在AI演变史上留下了怎样的轨迹?

 

一、基础层


1、开源开放


开源开放成为芯片领域的一种新趋势,它能有效降低芯片设计门槛,通过对接开源生态的资源,推动芯片设计走向定制化。2019年10月,半导体公司平头哥宣布开源其低功耗微控制芯片(MCU)设计平台,成为国内第一家推进芯片平台开源的企业。


通用芯片时代的芯片设计方法成本投入高、设计周期长,很难应对未来定制化特色化产品挑战。平头哥半导体研究员孟建熠认为,芯片设计方法正在进入新的3.0时代——在基础框架/模板基础上,定制符合应用需求的芯片产品,以最快速度推向精准市场。


2、边缘计算


AI已经长跑了60年,边缘智能应该是起跑加速阶段,谁能够部署足够多的“AI终端”,便能在此过程中跑‘盈’。”2019年最后一天,小蚁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CEO达声蔚在浦东民营企业座谈会上讲到。


边缘计算是指在物联网终端、网关和边缘设备中嵌入人工智能识别和判断技术,将通过实现自动化、低延迟交互、大规模在物联网边缘本地进行数据过滤和处理。2020年全球将会有500亿个IOT设备,50%的设备将会在其本身进行数据的分析、识别和存储。其应用范围从智能家居,智能楼区园区,安防到智能智造,智慧教育和农业等未来能受益于AI技术革命的各个行业。


3、神经网络


今年8月底,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寒武纪借鉴了脑科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对处理器的架构进行优化,推出最新一款AI芯片MLU270。“AI芯片需要脑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的交叉融合。”寒武纪执行董事罗韬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神经元、细胞、突触等组成人类大脑的神经网络。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是仿照人脑神经网络搭建芯片的神经网络模型。“将神经元和突触等抽象成数字,用数学模型定义神经元与突触,神经元与突触就构建成很多数字的点、面、线,这些点、面、线交织在一起,组成数字的神经网络,大量运算就在这个网络上进行。”罗韬说。目前绝大多数AI芯片公司都在沿着神经网络深度学习的方向开拓市场。

 

二、技术层


4、科大讯飞:《1024计划》3.0版


科大讯飞作为智能语音赛道的龙头企业,其市占率在国内智能语音市场已经位居第一。10月,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全球1021开发者节表示:“人工智能将不仅仅是锦上添花,而是会逐渐解决人类的刚需。这也为平台上的开发者提供了广阔的创业空间,产业生态中众多小而美的公司将会缤纷绽放。”


科大讯飞全新的《1024计划》3.0版将打造去中心化的生态赋能体系,已形成能力星云、iFLYOS & A.I.oT、解决方案三大生态产品矩阵,吸引160万生态伙伴入驻。平台上已提供267项A.I.能力及方案,涵盖智能家居、智能电视、车载、儿童硬件、智慧酒店、智能穿戴等多个领域。


5、云从科技:5G+AI


2019年12月,在张江人工智能岛5G+AI实验室里,首个5G创新成果诞生并在岛上安装使用。该成果由云从科技基于华为轻行业级5G CPE Win开发,是全国首个室外型5G 4K AI视频监控应用。全球领先的信息技术研究和顾问公司Gartner预测,2020年-2022年,室外视频监控将成为全球5G物联网解决方案的最大市场,预计这3年5G物联网端点装机数量分别达到250万、620万和1120万台。


6、达观数据:RPA+NLP


RPA,机器人流程自动化;NLP,自然语言处理;“传统的RPA技术只是模拟键盘和鼠标操作,加上NLP就可以像白领一样去完成很多工作,”达观数据创始人兼CEO陈运文日前表示。


达观数据作为一家专注于文本自动化处理的人工智能企业,利用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NLP)、光学字符识别(OCR)、知识图谱等技术为企业提供机器人流程自动化(RPA),文档智能审阅等智能化产品服务。目前,已推出针对银行、财税、政务、保险、证券基金、物流制造等数十种不同岗位的RPA机器人。


三、应用层


7、森亿智能张少典:“AI+医疗的核心问题从数据治理过渡到辅助诊断


2019年,森亿智能针对VIE(静脉血栓栓塞症)的AI系统产品对医生给高危患者开出药物的风险做出提醒,而避免了一场潜在的恶性出血事件。“森亿智能虽然是一家人工智能公司,但有不少员工都是医学背景。”张少典介绍。


当人工智能开始从数据治理过渡到辅助诊断,便触及到了AI+医疗的核心问题。这是让人工智能与临床医学深度融合的过程,要让IT人把临床医学的语言转化成IT语言,让IT人和医学人之间实现对话交流。


8、亮风台廖春元:“AR是AI的一个分支”


AR是AI的一个分支,是计算机视觉和人机交互的交叉学科,”亮风台创始人廖春元表示,亮风台AR“云管端”三大产品体系中,从物理世界数据获取、云端数据结构化、智能化传输与处理、人与设备、与环境的自然交互等,都需要用到人工智能的算法。


亮风台的产品应用可以分为两大业务分支,一方面,像美图、电商平台、零售品牌、传媒公司等针对移动互联网消费者端,提供相应的计算机视觉、人机交互等基础系统服务;另一方面则是为客户提供一种“云、管、端”一体的技术解决方案。


9、纽劢科技苗乾坤:“自动驾驶正朝着量产落地的目标前进”


自动驾驶行业已经走过了科研和演示的阶段,正朝着量产落地的目标前进。2017年初在浦东设立总部的纽劢科技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坚持以视觉感知为主、多传感融合技术路线的自动驾驶公司,产品方案的最大特点就是可量产。


纽劢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负责人、联合创始人苗乾坤介绍,目前纽劢科技正在跟国内的多家车厂进行深度合作,明后年将会进行自动驾驶量产,率先在乘用车前装市场上取得应用。“也就是说差不多再过一年多的时间,我们的方案就可以出现在上市车型中。普通老百姓在接下来几年里,就可以用相对经济的价格购买到具有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


四、浦东AI产业地图


目前,浦东新区人工智能企业数占上海市三分之一,产业规模占六成,已成为上海人工智能“人”字形布局规划中最有力的支撑。在空间布局上,浦东85%的人工智能企业分布在张江、临港、金桥等园区。


张江集聚了主要的研发力量,上海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园布局着重算力支撑,浦东软件园布局算法支撑,张江人工智能岛集聚应用研发。


临港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核心技术、装备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智能化产品开发。


金桥以5G产业生态园联动汽车和机器人产业,打造超高清视频产业基地,为人工智能赋能产业提供通信支撑和应用场景。


世博发挥高端智慧园区应用基础优势,将人工智能最新科技在陆家嘴-世博-前滩滨江区域的商务、民生领域融合展现。


上一篇:我在浦东的2019,曾被这些科经“流行语”选中 下一篇:关于2019年全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试(上海考区)合格标准及有关事项的公告

发表评论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