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两会|浦东未来2万亿产值,增长点在这里……

来自:智汇家园作者:管理员浏览564次2020-01-13 14:56


 “2万亿”“五大倍增行动”“六大硬核产业”,浦东两会正围绕着这几大话题进行着热烈的讨论。


“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浦东将用7年时间打破过去30年创下的记录。积累、突破、创新,浦东开发开放迎来新一轮蜕变。


“中国芯”“创新药”“未来车”“蓝天梦”“数据港”“智能造”六大硬核众擎易举。科技创新、新兴产业依然是浦东未来的重头戏。


产业能级、项目投资、功能优势、土地效益、服务效能“五大倍增行动”,技术、人才、营商环境、产业生态……而立之年的浦东孕育着全新的机遇。


2020年,十四五开局之年,浦东“2万亿”冲刺的第一步,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浦东两会上有着怎样的声音?

 

万亿平台千亿增量


浦东新区六届人大七次会议“打造硬核产业集群,推动浦东产业能级倍增”专题审议会议上,人大代表管小军向与会代表通报了浦东推动产业能级倍增的目标及下一阶段工作举措。围绕两万亿元发展目标,到2025年,浦东将形成6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中国芯”“未来车”“数据港”3个4000亿元产业集群,“创新药”“智能造”2个2000亿元产业集群,以及1000亿元的“蓝天梦”产业集群,实现产业能级倍增,为GDP翻番作出贡献。


据悉,2019年,浦东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预计达到41.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相当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预计提高到4.15%。2020年预期目标力争实现“万亿平台、千亿增量”。在科创中心建设上,2020年浦东新区将推动形成科创中心核心承载区基本框架,整合提升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

 

硬核产业,取长补短


浦东是中国芯片产业的第一重镇。浦东芯片产业国内最集中、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2018年其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占全市的73%,国内排名第一;微电子产业带投资总额近百亿美元,占全国的一半。


浦东芯片产业目前面临挑战。诸如高端芯片领域的市场竞争力不足、芯片产业的领先性不够、基础研发和应用技术人才优势不足、高端芯片产业亟待实现集聚升级和本土化。政协委员李飞建议,重点关注高端芯片,支持龙头企业的制造工艺向高端化提升,对创业企业在海外主流制造商的流片等加大支持力度。培养具有IDM能力的高端芯片企业,帮助其建立自有生产制造平台,优化自有工艺。


产业能级最高的“中国芯”如何实现倍增?人大代表朱旭东认为,有两个问题很关键。首先是发展“中国芯”产业要站在国家的视角上才能看得比较清楚。芯片按照产品线大致分为逻辑电路、存储器和模拟电路三类,生产分工也分为设计、制造和封测三个段落,浦东发展集成电路产业要找到最佳的切入点。其次,集成电路产业的特点是政府规划与市场推动并行,两股力量、两套人马衔接好是成败的关键,浦东国资应该与产业进行很好的匹配并有所作为。


“创新药”产业方面,我国细胞产业发展与世界保持同步,甚至有望实现弯道或换道超车。2019年6月,上海张江细胞产业园获批成立。人大代表戴月明建议,要强化质量监管,推进细胞产业标准化建设;加强源头创新,推动细胞创新成果落地;加快生物材料的通关便利化,推进细胞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加强资金扶持,保障细胞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数据港”建设是浦东作为上海“五大中心”功能承载地的核心支撑,是实现GDP“倍增计划”的核心力量。“金融数据是目前所有数据中应用最成熟、最具备交易和产业化基础的资源,也是浦东底气所在;数据中心在哪里,哪里将会是数据时代的CBD。”浦东新区政协委员叶培明代表九三学社浦东新区委员会作大会发言时表示,浦东应该借力央行和上海市政府建设上海金融科技中心规划,优先打造金融科技赛道,率先推进金融数据垂直开放,实行“场景+技术”的“双城”联动,让浦东数据产业实现换道超车,赢得先机。


张江硬核产业集聚,如何推进区域内的产业能级倍增?人大代表袁涛的思考是“走通三个逻辑”。真正走通创新产值逻辑,近两年张江新药每年以3-4个的节奏上市,到2025年,产业规模中要有20-30%来自创新药的贡献,目前这个数字可能不到10%;真正走通创新转化的逻辑,能否拉近基础科学与产业发展的距离,是新一轮产业竞争的核心;真正走通创新融合的逻辑,小到体制内外创新资源的共享,大到产业融合产生新的增长点。


万亿增长,始于足下


“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2020年主要任务方面,政府工作报告上短短一句话,成为委员们在分组讨论时的一个热议话题。任刚委员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目标,浦东开发开放30年以后,如何运用好积累的经验,将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依托。


侯明威委员针对2万亿”进行更具体的梳理,例如2万亿涉及哪些领域和产业、如何具体实施、是否有具体时间节点等。他同时建议,来自各产业、各层面的政协委员,应该充分发挥各自对产业情况的了解,助力各行各业的发展。


吕宜振委员提出了更具体的建议——希望浦东把重点战略产业的规划做得更细致、深入。“例如,芯片产业领域要通过调研,让整个产业更加完整,除了引入一些大企业,还要打造创新团队以及配套的制造业产业端。”


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刘策委员说,在科技创新方面,浦东有自己的优势,但仍需借鉴参考其他先进地区的政策,给科创企业更多实惠。


汪燕飞代表建议,要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结合“十四五”规划编制,进一步优化六大硬核产业的发展规划和空间布局,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广泛征求和听取国内外顶级科学家、行业专家以及专业代表们的意见和建议,注重六大硬核产业之间的配套和支撑、产业链之间的分工与协作,注重各园区规划的细化落地、相互配合,加强新区重点开发区和镇级工业园区分工与协同,更好地发挥南北区域之间的同频共振。


陆基代表提出,产业能级的倍增需要不断地吸引科创人才的集聚,建议相关部门在政策设计中统筹考虑城市和产业经济发展的相关要素,综合考虑年轻人才对城市活跃度的帮助,有效结合产业发展政策和创新人才政策等,更好地提升浦东的创新策源能力和产业综合发展竞争力。


苏龙代表说,报告中提出2020年浦东要基本建成具有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承载区,浦东要发挥优势,加快培育生态圈,形成产业链,谋划布局下一代港口建设。

 

文章根据《浦东时报》、浦东网络电视台综合整理。


上一篇:春节临近,李克强开会部署做好保供稳价工作 下一篇:今天,我们听到一个有关机器人和自闭症儿童的故事

发表评论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