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对外开放的上海光源首批线站已累计进行了5000多个课题研究,用户累计发表论文1500多篇,有不少论文发表在《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上海光源目前正计划升级,在老光源边上建设全新第四代光源装置,在浦东张江构建一个世界级的光子科学研究中心。
如今,在上海光源内有13条光束线站已投入运行,每条光束线站都有各自的编号,它们日以继夜免费向用户开放。
具体而言,在上海光源,电子以近乎光速昼夜不停地进行圆周运动,科学家们使用特殊设计的插入件,使电子束的运动方向发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叠加得到高亮度同步辐射光,亮度是太阳的10亿倍,藉此展开物理、化学、生命、材料、地质等学科研究,进行信息、微电子、微纳等高技术开发。因此,上海光源常被比作“超级显微镜”,能观测到肉眼看不到的微观世界。
此等世界级“高精尖”装备并非科学家专属。无论是业内资深著名科学家,还是初出茅庐的青年学者,只要通过了课题申请,都可以共享上海光源。
“不断涌入的科研养分,或许是上海光源开放六年来,始终保持在世界前列的原因之一”。上海光源相关负责人透露,为了配合第四代光源升级计划,预计到2020年,上海光源将拥有近40条光束线站。
届时,上海光源更广大的平台、更丰富的资源、更尖端的设备,将吸引更多的学者、专家、机构来到浦东,随着他们纷至沓来,浦东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功能区的基石将更牢固。
上海光源是我国迄今为止最大的大科学装置和大科学平台,在科学界和工业界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每天容纳数百名来自全国或全世界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在这里进行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