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除了冲锋,我们别无选择”

来自:浦东时报作者:陈烁浏览668次2015-08-28 13:50

  “我们冲锋,不需要你们的质疑,除了冲锋,我们的消防官兵别无选择……”最近,浦东消防支队周渡中队指导员柏宇写的一段文字,在网上的传阅量超过了100万人次。

  文章取名《一个消防员的微弱声音》。在天津港“8.12”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后,消防员这一群体备受关注。柏宇的“发声”,或是对某种质疑的反击。

  “为什么有这么多消防战士牺牲?”无论外界如何“发声”,对于柏宇来说,他与战友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信念:哪怕危险,依然冲锋。

  “只要部队需要,我会待下去”

  因为职业自豪感,章文锋坚守14年。像他一样,有1000多名消防人员守护着浦东平安。

  从2001年12月入伍到现在,章文锋已经在消防部队待了快14年,他还打算继续坚守下去。“只要部队还愿意留我,我就会一直待下去。”他说。

  19岁那年,正在上体校的章文锋,听到部队来老家扬州招兵的消息,就报名应征入伍了。于是,章文锋来到上海,开始了自己的消防生涯。

  “来之前,在上海的姨娘说消防兵苦又危险。不过,我身体素质好,觉得没什么,一腔热血就来了。”章文锋说。

  入伍第二年,章文锋就体验了一次“尖峰时刻”,真切体验到“死神来了”的场景。

  那时,浦东在建的2万吨轮船“新南京号”发生火灾。“当时是柴油泄漏,机舱失火,距离不到10米的船舱储油罐里还有50吨0号柴油,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他说。因此,首要的就是阻断火焰向储油罐的蔓延。

  “到机舱要从舷梯下去,舷梯很窄,只能一个一个地下。最前面的是特勤大队的一位战友,我是第三个。”至今,章文锋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下到舱后,一股滚烫的热浪扑面而来,我大脑一片空白,想呼吸,但就是不能呼吸。”章文锋回忆,自己当时懵了,是被身后的战友连拖带拽拉出去的。出去的时候,他的脖子里已全是水泡,而最前面的那位战友当场倒下,再也没有回来。

  “我现在还能想起,那位战友被抬出来时,帽子盖在脸上,手上的手套掉了,裤腿是拉起来的,没有一丝血色。”他不敢想,如果最前面的是自己会怎样,“现在想起来还会后怕。”

  即便如此,也没有动摇章文锋在部队待下去的念头。“说起来可能有点空,但就是职业自豪感,还有部队里战友们的感情,让我想一直留在这里。”他说。

  在消防部队的这14年,章文峰从什么都不懂的新兵,成长为频频立功的“尖兵”——先后荣立个人三等功3次,二等功1次,还被公安部评为“灭火救援尖兵”、“世博安保先进个人”。

  这些年,他参与了6000多次出警,经历了与“死神”的擦肩而过,体验了亲人过世而不能在身边的痛苦,也感受了战友们带来的感动,还有自己努力得来的荣誉,以及这些荣誉带给家人的荣光。

  在浦东新区,有1000多名现役消防官兵、合同制消防员,像章文锋一样守护着这里的平安。其中,浦东消防支队的700多名消防人员,驻守在浦东北片地区,南汇消防支队的400多名消防人员,驻守在浦东的南片地区。

  当兵第一课:练胆量

  成为一名合格的消防战士,体能、技能、心理素质都不可或缺。

  “你知道吗?我们新兵一开始的任务,就是抬遗体。”浦东消防支队周渡中队的战士陈志峰说。

  “新兵上火场的经验不足,所以救火时一般是被安排做后勤保障工作,冲在前面的都是老战士。除了去火场,新兵经常做的另一项任务,就是去事故现场清理遇难者遗体。”他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就是练胆量。

  “一名新兵要成长为一名合格的消防战士,需要经过体能、技能、心理三项训练大关。”浦东消防支队周渡中队队长周根明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周渡中队,是一个以训练水平高、“尖子”多著称的队伍,连续七年被上海消防总队评为“执勤岗位练兵优胜中队”。

  “体能就是力量、速度、耐力等。”周根明说,消防人员在灭火或抢险救援时,要快速反应快速出击,还要拿着至少几十斤重的设备,可能要登高楼或长时间救援,所以这几项缺一不可。

  “早晚各跑5公里,做100个俯卧撑、仰卧起坐、单双杠,有时再负重跑个1500米等,都是常规的训练项。”周根明介绍。

  登高,是比较有消防特色的一个专项训练。“6层的训练塔,每人每天至少登20次。”周根明说,另外还会去高层居民楼练习,一般新兵每周要去训练三次,每次登五六趟,还要背负着总重四五十斤的水带、空气呼吸机等。”

  按这样的训练频次,每个消防战士每次训练都会爬100层楼左右,一周三次就300层楼,2个月就相当于登了一个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在周渡中队,陈志峰26层负重登楼成绩达到2分40秒,而2011年世界警察运动会这一项目的夺标记录,是2分48秒。“我们中队大部分战士的成绩都很好,所以中队执勤岗位练兵成绩能连续三年位居上海总队第一。”周根明自豪地说。

  有了体能做基础,消防战士们还要学习技能。据周根明介绍,技能分为三类,常规的爬梯、水带连接、释放等业务训练;车辆、侦检、救生、照明、破拆等装备操作的训练;还有整合项目的综合性训练。

  而消防新兵要做的清理遇难者遗体,则是心理训练的一部分。“因为消防工作的特殊性,要经常面对惨烈的事故灾难场面,刚来的新兵要锻炼适应承受能力。”周根明解释。

  如何训练?去殡仪馆帮忙抬遗体,去看惨烈的交通事故现场,都是惯用的手段。章文锋现在也还记得,自己刚入伍时,班长专门带着去看事故现场,“第一次看到迸溅出的脑浆,难受。”

  基础训练都掌握了后,还需要在实战训练基地,进行模拟实战训练。“把油池点着去灭火,还有船舶、大楼等模型,让战士们去进行场景灭火训练。”

  明知有危险,依然会冲锋

  “当警铃再次响起,我们依然会踏步向前,义无反顾地坚持我们的‘逆行’!”

  8月24日下午4点左右,浦东消防支队周渡中队里突然警铃大作,广播中传出播报声音:“××路口与××路口,发生电线起火……”不到一分钟,9名消防战士已跳上一辆消防车,呼啸而去。

  “每天我们总要接到五六次报警,有灭火的,有交通事故救援的,还有帮居民开锁等。”浦东消防支队周渡中队指导员柏宇说,周渡中队的年均出警近2000次,位居上海消防总队前列。2008年的1998次创造了上海消防基层中队出警记录之最。

  对于整个浦东消防支队来说,全年接处警量达到上万次。以2014年为例,浦东消防支队各中队共接处警1.15万余次,出动车辆近1.8万辆次,出动警力超过14万人次。

  除了日常灭火救援,浦东消防支队还曾参与南京炼油厂、爱德华船厂“皇后”号油轮、“3.27”上海沈杨化工仓库、“11.15”胶州路教师公寓、“1.6”上海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等火灾扑救,还成功处置了东航飞机迫降、地铁4号线中山南路坍塌、“5.12”四川抗震救灾、“9.27”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列车追尾碰撞等抢险救援任务。

  参与抢险救灾,总是有危险的。但记者采访中,接触到的消防战士们的普遍观点是:既然从事了消防这一工作,就没什么可退缩的。

  就像一名消防员所说:“天津塘沽爆炸,最近的居民小区距起火的危险品仓库只有两三百米,灾害可能波及的群众少则数百人,一旦火势蔓延,他们的安全谁来负责?他们的生命谁来挽救?因此,除了冲锋,我们的消防官兵别无选择!”

  在《一个消防员的微弱声音》结尾,柏宇写道:“我们都不会犹豫,不会后悔,更不会退缩,当警铃再次响起,我们依然会踏步向前,义无反顾地坚持我们的‘逆行’!”


上一篇:安检拥堵:春秋航空在沪22天735人误机,多为早7至8点 下一篇:浦东老干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

发表评论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