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发展互联网医疗产业培育新增长极

来自:浦东时报作者:张敏浏览591次2015-08-27 13:14

  互联网医疗指的是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优化、改造、颠覆传统医疗行业模式。它使得整个医疗体系运转更有效率、更为流畅,医疗资源能够更好地分配。主要包括了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

  目前,国外传统医药、IT巨头都正在积极介入互联网医疗产业,同时一批新兴的互联网医疗创业企业正快速成长起来。我国的互联网医疗产业,随着利好政策的密集出台,BAT三大互联网巨头斥巨资投入,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创新、创业的热门领域。

  互联网医疗:信息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互联网医疗把传统医疗的生命信息采集、监测、咨询和诊断治疗,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大数据分析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连接,由此与疾病相关的信息不再被限定在医院里,而是可以自由流动、上传、分享,从而实现跨医院、跨区域甚至是跨国家之间的医生会诊。

  医疗行业由于其自身高壁垒、高专业、高封闭的特性,使得互联网在影响医疗行业的过程中,会呈现与之前的传统产业不同的特点。

  首先,两者的从属关系,由于医疗产业中最关键的诊断和治疗均掌握在现有医疗产业(特别是大医院)手中,线下治疗仍是最重要的步骤。对于消费者来说,也天然地信任大医院。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互联网技术及企业只能依附于现有医疗产业,为其提供辅助服务或者争夺其忽视或不擅长的领域。

  IBM(中国)医疗及生命科学事业部总经理刘洪表示:“以往互联网模式应用到医疗领域,往往大家认为是很难做的。比如说移动医疗,实际上这个技术产生到现在,移动医疗在业界已经非常深入了,但我们有时也感觉它的商业模式并不是类似于移动技术在其它行业一样。医疗服务对可靠性的高要求、对责任的认定决定了互联网对医疗行业的颠覆过程不是那么容易。”

  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陈鹏辉表示:“医疗行业应该说是剩下的几个最难被互联网改变的行业之一。”

  二是互联网医疗产业将一直受到政府严格的监管。三是互联网医疗产业更多的机会在垂直细分领域。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表示:“互联网医学技术在医学中应用,这样的结合,必然能碰撞出很亮的火花,促进医学的发展。”具体来说,互联网医疗有以下几点意义:一是促进我国目前医疗改革的进程,改善医疗体系目前存在的问题,互联网就像是传统医院的手术刀,对于目前我国医疗体系存在的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看病难、看病贵、医保效率低等问题可以提供新的解决方案,互联网将成为一种重新配置医疗资源的强力工具,实现以患者、医生为核心,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高润霖表示:“互联网医疗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患者从疾病的预防、治疗到康复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得到适当的服务,缓解三甲医院人满为患的情况”。二是互联网医疗将带动一批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在这个改革过程中,将会诞生一批有潜力的公司,以现阶段医疗体系的产值来看(仅医药产业、医疗器械产业、医疗服务产业、健康体检产业就超过8万亿元),互联网医疗产业未来的产值潜力非常巨大。三是互联网医疗将实现多方共赢,患者能够得到便捷就医购药、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医生能够扩大知名度,满足学术和利益要求,医院能够提高效率,降低医患矛盾,医药流通企业能够降低流通环节的成本、实现客户导流,药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能够精准营销和辅助新开发,医保能够实现医疗信息共享和控制费用。

  国内互联网医疗产业仍处在培育期

  现阶段,国内互联网医疗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但市场整体仍然处于培育期。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新产品、应用,已经触碰到传统医疗行业的一些需求。

  互联网医疗产业逐步从混乱走向有序。国内互联网医疗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2000年“39健康网”的成立,主要影响了“健康时报”、“家庭医生”这样的健康类传统媒体。随后,国内的互联网医疗进入一个野蛮无序的发展期,主要包括以“莆田系”为代表的民营医院通过百度推广业务以及鱼龙混杂的各种保健、医疗用品在网上售卖(比如左旋肉碱)。近年来,随着一批业务新颖、专业度高的新兴互联网医疗企业的出现,比如丁香园、挂号网、寻医问药等,切实解决我国目前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我国的互联网医疗产业重回正轨。

  接着,利好政策密集出台。资本也正加速涌入这一产业。2014年,100多家互联网医疗的公司获得了融资,以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纷纷斥巨资投入到这个产业中,投资额更是屡创新高,比如腾讯对丁香园、挂号网分别投资7000万美金、1亿美金,阿里巴巴对中信21世纪投资1.7亿美金。资金的投入也吸引大量的创业者投入到互联网医疗中,不仅仅是互联网公司,传统的药厂、医疗器械公司、医疗设备公司、医院都已经加入进来。

  浦东发展互联网医疗产业优势明显

  上海国际医学中心、上海质子重离子医院这样的顶尖医疗机构落户浦东,医疗研究机构的顶尖医生、专家资源为浦东互联网医疗提供了坚实的发展基础,上海医联工程实现了市各级医院间大规模临床信息实时共享,可以视为互联网医疗的初始形态,这些都使得浦东在发展互联网医疗的过程中,医疗专业知识的储备厚度、认知水平都高于其他地区,并提供了巨大的应用空间。

  浦东医疗产业完备、优势明显。浦东聚集了一些生物医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相关领域的优质企业,覆盖范围广,涵盖制造、服务、研发、流通,其中既有全球500强的跨国医疗集团,还有一些有专长的生物医药企业,还有医疗器械龙头企业,传统医疗产业的聚集有利于其将专业领域的优势延伸至互联网医疗。

  浦东IT产业能够为互联网医疗提供助力。浦东已有一些外资的IT企业涉足到数字医疗、移动医疗领域,比如Intel有团队关注蓝牙、USB、WiFi等技术和医生、临床真正结合起来,IBM在上海的部分医院推出了BYOD系统,用来提高医生和护士在医院的移动性,将医生和护士的各种移动终端连在同一网络下,便于医生和护士了解病人在医院的位置和健康状况。

  浦东已有部分企业涉足到互联网医疗领域。一号店已经拿到了互联网药品交易平台证书,上海瑞慈健康体检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正在通过互联网建立健康服务平台,圣美申公司研发的国际首个移动医疗器械无线遥控平台,可对接各种智能健康移动终端,进行大数据的分析。

  浦东发展互联网医疗产业培养新增长极

  浦东正面临着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也具备了发展互联网医疗的先决条件,浦东应该从战略上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产业对浦东现有产业的带动升级作用,重视与长三角地区医疗资源的联动,重视与国外优质医疗资源的交流与合作,重点布局医疗人工智能、远程医疗等领域。

  新区政府要高度重视互联网医疗产业,将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互联网思维嫁接至优质医疗资源,培养新的增长极。

  在浦东“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规划中,应该加强对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进行前瞻性和整体性布局。《文汇报》社科技部主任江世亮表示:“互联网医疗在给无数患者求医问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使传统的医疗模式产生全新的变革,互联网使得原本分散度很高的医疗行为的集中度陡然上升。在上一轮电商发展中已处下风的上海会不会再度在这轮互联网医疗的大潮中表现平平?”

  专家们认为,相关规划应该从浦东实际情况出发,以自身优秀的医疗资源作为立足点,走出由“医疗”到“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一方面,通过顶尖的专家资源、先进的医疗设备、领先的医学研究,采用适当的互联网思维和技术,将这些资源能够以便捷有效的方式惠及普通患者,提升患者的医疗服务体验。另一方面,开展医疗信息使用的规范性研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曹雪涛表示:“在互联网医疗方面,目前不仅没有解决信息授权问题,信息使用后造成的医疗纠纷怎么防范、怎么处理同样无解。”

  另外,规划中要重视互联网医疗浪潮中将涌现的新产业,为浦东寻找新的增长极,为浦东地区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提供助力。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吴范宏表示:互联网医疗是一个产业链很长的产业,其价值不仅体现在互联网医疗产业本身,而且还可以带动检测检验、医疗设备、生物医药等上下游产业的集聚和发展,带动高端人才的集聚。

  重视互联网医疗带来的新商业模式,重点关注单病治疗管理、人工智能诊断、医药流通电商、智能分诊系统等细分领域,在医疗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分析、可穿戴医用传感器等关键技术重点布局。

  专家们建议,互联网医疗未来影响的是就医流程的变化,在“健康管理、自诊、自我用药、导诊、候诊、诊断、治疗、院内康复、院外康复”这九个重要环节,基于“政府+医院+互联网”的互联网医疗框架,将衍生出一系列创新的商业模式。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陈鹏辉表示:“各个细分子行业都有创业的机会,我们认为每一块、每一个平台或者说是每一种模式都有它的机会。”新区政府要创造空间让这些新的商业模式生长,一方面,建立“互联网医疗创新基金”,对有潜力的商业模式给予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牵线搭桥”为这些商业模式提供应用平台,比如鼓励医院开放接入这些新商业模式的渠道。

  在政策扶植、资金支持的对象上,重点关注单病治疗管理、人工智能诊断、医药流通电商、智能分诊系统等细分领域。专家们建议新区政府在这些领域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对于这些领域的创新企业给予政策倾斜,重点扶植这类企业;另一方面,建立“互联网医疗创新重点孵化器”,吸引全国乃至全球优秀的创业团队入驻,从中发掘互联网医疗未来的龙头企业。

  此外,专家们认为,互联网医疗最终的竞争还是技术的竞争,其中,医疗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分析、可穿戴医用传感器等技术更是至关重要。现阶段,国内企业对这些关键技术的研发还处于一个较浅层次,专家们建议新区政府应该重点布局这些关键技术,一方面,建立“互联网医疗关键技术联合研发平台”,将数据处理、精密传感器、机器学习等方面顶尖专家纳入其中,同时参考顶尖医学专家的意见,进行联合攻关这些技术难题,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将这些技术与医疗大数据对接,并应用到医院的实际医疗过程中,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鼓励这些技术进行临床试验,争取获得CFDA、FDA的认证。


上一篇:上海静安闸北两区将合并?静安区政府辟谣称或系房产商炒作 下一篇:上海创新创业大赛决战浦东

发表评论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