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别墅轰趴馆 轰得周边人 都趴下了

来自:新闻晨报作者:邵丽蓉浏览702次2015-08-21 14:12

  如今,一种新兴的聚会场所“别墅轰趴馆”在沪上悄然兴起,成为年轻人聚会的首选。“轰趴”即英文Home Party音译,意为家庭派对。几十人租下一套别墅,别墅内娱乐设施齐全,可以唱歌、喝酒、烧烤,还可以看电影、打桌球、玩棋牌,甚至能撕名牌,玩摇滚,疯狂整个通宵。

  据业内人士介绍,沪上目前至少有上百家“轰趴馆”,大多开设在居民区。疯狂的“轰趴”让周边居民苦不堪言,松江泰晤士小镇的居委会经常接到业主投诉:“噪音吵得整宿无法入眠”、“乱丢的垃圾破坏了别墅区环境”、“烧烤的油烟四散弥漫”……而对街镇、物业、城管等部门来说,“轰趴”是个新生事物,相对于“法无禁止即可为”而言,由于缺乏相关行业规范,治理往往遭遇“无法可依”的窘境。

  嗨

  夜场一直持续整个通宵

  喝酒、唱K“嗨”通宵

  家住泰晤士小镇的刘女士谈及轰趴给自己和家人生活带来的困扰,整整聊了1个多小时。

  2005年,刘女士一家在泰晤士小镇商业街R8区购买了同一层的两套公寓房,2007年装修入住。当时居住的人少,游客也不多,环境十分幽静。

  噩梦是从2010年开始的。那一年,周边很多住宅或是商铺开始对外出租。刘女士说:“开发商宣传时,R8区将打造文化街区,楼下商铺开的是艺术品店、咖啡店。原来我家对面是一家画廊,后来房东涨价,画廊被迫关门。没多久,我家前排和后排的两栋1-4层的别墅都出租给同一个老板开‘轰趴馆’,从此我家就与宁静的生活说再见了。”

  “一开始我们并不知道什么是‘轰趴’,后来才知道是给年轻人撒欢的地方。”提起“轰趴”,刘女士变得十分激动:“‘轰趴馆’里有撞球、XBOX、卡拉OK,还有架子鼓。来玩的以大学生居多,白天场是上午10点到下午6点,夜场从晚上8点开始持续整个通宵。白天还可以接受,晚上实在让人无法忍受。没有老师、家长在身边,他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丝毫不顾及周围邻居要休息。凌晨时分,他们开着窗户边抽烟喝酒边大声聊天,打撞球,唱卡拉OK。有居民上前劝阻,他们却说,‘我花钱就是来玩的,为什么要回去’。”

  小花园里露天烧烤

  投诉的焦点,除了噪音,还有环境污染。

  有一次,同在R8区居住的侯女士看到附近别墅的小花园里有人在露天烧烤,大量的黑烟弥漫四周,飘入周边居民家。花园是联排居住区共有的公共场所,怎么可以烧烤?“烧烤不仅带来油烟,更污染了环境。一次有个邻居夜间回家,正好踩在油污上,摔了个四脚朝天。原来,烧烤的人边吃边将烤串乱扔,时间长了地上就变得油腻腻的,踩上去一不小心就会滑倒。”

  在住户的带领下,记者绕着R8区走了一圈。这是一个开放式商住混合小区,平日里对游客开放,商铺品种繁多,有酒吧、餐饮、英语培训机构、艺术品店、超市便利店等。在一家“轰趴馆”前,只见店门口放着烧烤炉,烤炉周围地上沉积了一摊摊灰黑色的油污,周围墙壁上也有烧烤的烟熏烙印,与周边其他干净整洁的别墅相比,反差极大。

  趴

  周边住户无奈外出租房

  R8区成“轰趴馆”聚集地

  去年底,泰晤士小镇又新开了6家“轰趴馆”,如今整个R8区的“轰趴馆”达12家之多,这让附近居民陷入了深深的焦虑中。

  刘女士的母亲2011年查出胃癌,手术后在家休养,老人卧室窗户的对面就是一家“轰趴馆”2楼玩撞球的地方,面对半夜刺耳的噪音,老人整宿整宿地失眠。“正常人睡觉的时候,一旦被吵醒,很难再进入深度睡眠,更何况一个癌症晚期病人。”刘女士说,母亲手术后几个月病情就复发了,不久便去世。“我不能说,母亲的癌症复发是因为休息不好,但母亲在世的最后几个月,连休息的权利都被剥夺,实在让人痛心。”

  然而无论是“轰趴馆”的老板还是来玩的人,似乎都没有意识到深夜噪音扰民。居民们表示,泰晤士小镇的正门口有一块大型气象噪音显示屏,在每日的繁忙时段,显示屏上的分贝数一般在60到70。虽然没有具体测量过夜间“轰趴馆”产生的噪音达到多少分贝,但刺耳的架子鼓声至少能达到50分贝。除了噪音,玩撞球时,同一幢房子的三四楼住户都能感觉到墙壁传导的振动。

  前几年,侯女士将R8区的房子出租,承租人经常打电话反映,“太吵了,后悔租这个房子”。侯女士表示,她曾在英国的内伦敦居住,晚上10点以后,如果在家里大声聊天,就必定会有邻居来敲门,劝阻她小声点,不然就会报警,而在这里,半夜疯闹却没人管。

  投诉多次无效,刘女士只能选择逃离。她在周边另租了一套房子,而泰晤士小镇的房子只能空关,“本想着把房子卖了或者再次出租,来看房的客人很多,但一知道这里晚上吵闹的情况,就都吓走了。”

  砸空酒瓶逼夜场关门

  针对“轰趴”扰民的问题,刘女士和爱人多次深夜上前,劝玩得正嗨的派对人群尽量声音小一点,或者将窗户关上,而对方多数时候的回复极不客气:“有法律规定晚上不准吵吗?有本事你报警呀。”一次次报警显然解决不了问题,周边居民多次向居委会、管委会、物业、开发商等投诉,但都未能得到彻底解决。

  “倒是有个业主的极端做法让‘轰趴馆’的夜场关了门。”泰晤士小镇居委会书记周琪说,该业主家里有个1岁的婴儿,在吵闹声中忍无可忍之后,业主采取了极端的做法。只要楼下的“轰趴馆”开夜场,他就将准备好的酒瓶一个个往楼下扔,几次“轰炸”后,“轰趴馆”老板只能关闭夜场。

  这个做法却让泰晤士小镇的大多数居民觉得难以模仿。“劝阻没用,报警没用,找管委会没用……天天扔酒瓶子就有用,难道让我们都准备好空酒瓶,只要有人来就扔酒瓶?”刘女士一脸苦笑着说。

  引力。


上一篇:“从解决问题入手, 为市民创造更好生活环境” 下一篇:50件珍贵抗战档案首次公开

发表评论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