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2015上海书展品牌项目——“2015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中、美、德、英、日等国的20余位作家学者,就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共性,展开精彩的思想交锋。
“我们身处的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出门就是高楼林立的浦东陆家嘴,让人仿佛来到美国的纽约和曼哈顿。”在东方作家中,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教授金衡山表示,随着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中国人所能感知的东西方差异逐渐消弭,并产生一些文化被同化的担忧。但他同时说:“中国人作为东方人的代表,在保存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还是要在世界格局中秉承开放的心态。”
而在西方作家群体中,英国作家西蒙·范·布伊则回忆了初识东方文化的童年:“那时我非常痴迷功夫电影,电影中蕴含的中国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这也驱使我日后频频写作中国题材。”一直以美国社会与族裔融和为背景著书的美国华裔作家任璧莲则说:“许多美籍华人在成长中不说汉语,但身上却有挥之不去的中国文化元素。”
据悉,“上海国际文学周”主论坛活动创始于2011年,今年是首度来到浦东。未来一周内,本届“上海国际文学周”还将举行诗歌之夜、第二届爱尔兰文学翻译奖等36场活动,30位中外名家将先后在上海展览中心、思南公馆、上海作协礼堂、上海国际会议中心等地亮相。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