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出口数据疲弱、经济面临通缩预期以及资本外流的多重压力下,昨日上午9点25分,在岸人民币市场开盘前,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自8月11日起,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
这是自去年3月扩大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后,人民币汇改的又一大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形成机制包括中间价的确定和人民币兑美元在中间价基础上的浮动区间。过去几年,人民银行的重点是扩大人民币兑美元的浮动区间,由汇改之初的千分之三扩大至目前的百分之二。
然而,自今年二季度以来,由于人民币中间价基本盯住美元,导致人民币跟随美元被动升值,在当前外需不旺、经济通缩预期加大等背景下,人民币中间价由于缺乏弹性,导致即期汇率不能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此次调整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有助于发挥汇率对外汇供求的调节。
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调整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6.2298,较上一交易日贬值1136点,贬值幅度为1.83%,创下有数据以来的最大单日跌幅,中间价也创下2013年4月25日以来的新低,且较前一交易日银行间收盘价贬值201点。即期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同样暴跌1136个基点,跌幅1.83%,报收6.3231,离岸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同样大幅跳水,截至记者截稿时,人民币兑美元报在6.3999,较前一交易日狂泻1851个基点。
修复前期人民币被高估部分
“中间价报价参考前一天的收盘价,超出市场预期,但这是比较好的改革措施。”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银行此举更多地是顺应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将在年内加息,导致美元继续走强,欧元和日元趋弱,一些新兴经济体和大宗商品生产国货币贬值,国际资本流动波动加大。鉴于我国货物贸易继续保持较大顺差,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相对于全球多种货币表现较强,与市场预期出现一定偏离。
“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偏离市场汇率幅度较大,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了中间价的市场基准地位和权威性。”人民银行上述负责人表示,优化做市商报价,有利于提高中间价形成的市场化程度,扩大市场汇率的实际运行空间,更好地发挥汇率对外汇供求的调节作用。
“修复前期高估”被业内认为是人民币中间价大幅贬值的主要因素。“去年欧元和日元贬值幅度高达20%至30%,且随着资金回流美国,近期新兴经济体货币也快速贬值。”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认为,人民币此次贬值并非竞争性贬值,而是修复前期过高的涨幅。
卓越发展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刘海影同样持有类似观点,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出口数据较弱、通缩预期加大以及资金外流风险增大时,人民银行一次性贬值近2%,相当具有魄力。
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加速市场化
报价方式完善有利于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更好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是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步骤。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晓菊向记者表示,人民银行此举调整大的背景是在为人民币加入SDR创造条件,争取谈判的主动性。
“未来,人民银行可能进一步减少对人民币汇率的干预,更多地顺势而为,在经济下行时,该贬值就贬值,在经济向好时,该升值时就升值。”邵宇说,
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未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会继续朝着市场化方向迈进,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决定性作用,促进国际收支平衡。
“推动外汇市场对外开放,延长外汇交易时间,引入合格境外主体,促进形成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人民银行进一步透露,根据外汇市场发育状况和经济金融形势,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进一步发挥市场汇率的作用,完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不过,在刘海影看来,“境内外一致的人民币汇率”短时间内难以形成,“离岸价格是完全市场化的,在岸价格还是有中间价指导的。”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