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时间,浦东的热射病(即中暑)发生量已经超过去年整个夏天了!”浦东新区疾控中心副主任沈惠平希望本报提醒读者:跑步爱好者35度以上暂停跑步。
从6月份开始,疾控中心就严密监控新区境内热射病发病情况。“连续近两个月太平无事,7月底这一波热浪到来,形势顿时严峻起来。”沈惠平透露,目前已报告20余例热射病发生,其中还有病情严重导致不治的情况。从死亡病例来看,有一个原因不容忽视:尽管高温时段已经禁止户外作业,但是,这些工作岗位的休息环境还没有做到位,并不能做到空调降温,导致工作者暴露在高温中时间较长。
热射病死亡率达70%
7月31日,申城拉响高温橙色预警,最高温度达到38摄氏度。这天午后,来自重庆的保洁工刘阿姨被发现晕倒在路边,附近居民发现后立刻拨打她家人的电话,之后由“120”急救车送到公利医院急诊科。经过紧急处理后,当天刘阿姨就被转进重症监护室。
据公利医院ICU(重症监护)主任冯刚介绍,当时刘阿姨体温达到41.3摄氏度,出现抽搐、呼吸困难、意识不清等症状。为了挽救刘阿姨生命,医生不得不给她做了气管插管,上了呼吸机,经过3天抢救,刘阿姨才能偶尔睁开眼睛,恢复了一点意识。冯刚说:“各项检查显示,患者有严重的脑损伤,伴有心脏损伤、肝损伤、肌肉损伤等。”热射病死亡率高达70%,刘阿姨虽然脱离了生命危险,健康恢复到什么程度还得看预后情况。
38℃以上禁止户外跑步
高温持续,一条去年的消息在朋友圈里刷屏:一位热爱跑步的46岁企业主,2014年一个32摄氏度的中午去户外跑步,被发现晕倒在路边,经过十几天抢救不幸死亡。
冯刚十分痛心:“有些朋友以为自己年轻、身体好,偏要挑战自我,战高温,坚持跑步,我很不赞成。”他曾经接诊过20岁出头的武警战士,也接诊过训练场上的运动员,“多少次的死亡告诉我,38度以上要绝对禁止户外剧烈运动。”
另外,还有一种中暑不容忽视:空调设置温度过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过大,体弱者不能自我调节体温,导致中暑。儿科专家指出,对于儿童来说,家长应尽量安排在早上或黄昏外出,外出时应戴防晒帽,穿轻薄的棉质单衣,室内外温差不要太大,室温不应低于25摄氏度,切勿将婴幼儿或儿童单独留在车里。一旦孩子出现面色潮红、头昏眼花、乏力、口干、恶心呕吐、发烧、惊厥、抽搐、呼吸困难等症状,应马上在阴凉通风处休息片刻或用冷水、冰水湿敷,随后立即到就近医院就诊。
此外,大量饮用冰饮料,会导致汗毛孔宣泄不畅,机体散热困难,余热蓄积,极易引发中暑。冯刚主任建议,喝冰镇饮料不宜超过400毫升;吃冰淇淋不宜超过一个;劳动和运动大量出汗后,人体内盐分丢失过多,这时最快最好的办法是“就着榨菜喝白开水”。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