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扩大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代表市政府报告上半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下半年工作总体考虑,并就人大代表和市民关心的自贸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住宅小区综合治理、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作了介绍。
昨天下午,部分来自浦东的市人大代表在新区办公中心就报告中所提到的自贸试验区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区域环境综合治理等重点工作展开了评议与讨论。
“自贸试验区扩区对我们既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考验。”杨雄表示,要继续把转变政府职能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在浦东新区探索建立一整套符合市场经济规律、适应现代治理体系要求、对标国际高标准贸易投资规则的一级地方政府管理模式。其中,管理体制、投资管理、贸易监管、金融改革、事中事后监管以及法制和政策的保障等六大方面成为今年自贸试验区建设工作的主要安排。对此,市人大代表、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唐周绍透露,浦东目前正在制定具体规划,将通过把自贸试验区与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打造相结合,在体制上积极调整,努力把一级政府和自贸试验区运作结合起来,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打造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方面,全市科创22条政策出台不久,包括人才发展、金融支持创新、发展众创空间等多条配套政策已相继在全区铺开。杨惠根代表认为,科创政策应该更加放在科研激励机制上,避免科研人员形成“体制内”惰性。与此同时,建议把22条意见中的相应举措细化具体化,努力解决科创中心建设中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难、国有企业创新激励不足、政府科技投入效率不高、知识产权执法保护不足等突出问题。袁欣代表把焦点放在了实体经济上,她认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方向是浦东经济转型的重要因素,必须逐渐淘汰旧产能,对低附加值活动予以压缩清理,同时利用自贸区与科创中心打造为抓手,更大程度地开放经济发展空间,出台实实在在的政策培育,扶持新型经济,促成经济转型。李春明代表则建议,浦东要打造科创中心核心功能区,必须加强上海国有企业在资金和人才上的优势,努力吸引科创国家队、上海队扎根浦东,在国产机器人、3D技术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
如何帮助养老服务供需有效对接也是代表们热切关注的话题。今年上半年,浦东加大了养老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增多了养老床位的设置,发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社区老年人助餐服务点。同时,浦东还探索出了一批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养老服务新模式,发展嵌入式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
针对下一阶段全区养老事业建设方案,刘樱代表提出,养老服务政策应该更接地气,切忌政策出台以偏概全。即使同一年龄段的老人之间,生活需求也可能天差地别。相关职能部门应该花心思整理、采集数据,形成针对性的分类政策。张华代表则一针见血地指出全区各家养老机构的现状:忙的忙死、闲的闲死,配备医疗辅助的养老机构供不应求。建议在老年护理院项目中配套规划医疗系统,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强化对养老机构、社区托养机构以及居家老人的医疗服务支撑。
此外,作为一座特大型城市,上海的交通系统也经受着考验。总体上看,本市公共交通行业运行平稳有序,安全形势基本可控,但仍面临一些风险和隐患,尤其是大客流集聚成为轨道交通安全的重大风险。
“交通问题俨然已与城市安全挂钩。”张丽丽代表认为,轨道交通布局和产业发展、地域发展都有联系,要从源头考虑,从“十三五”统筹编制出发,加强客流量管理,通过地下与地上交通系统有机对接,彻底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许德明代表建议,建设快速车道及“一站达”线路,方便临港等地区居民缩短到市区的出行时间;定期进行设备维护与检修,消除设施设备故障和设计缺陷等公共交通的潜在隐患,提升城市安全。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