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最为安全的家里,却成为儿童意外伤害高发地。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与区疾控中心跟踪调查辖区家庭,发布了《儿童居家伤害以及居家环境伤害危险因素评估报告》。《报告》显示,在过去一年中,接受调查的928名1-6岁儿童中,在家中发生过伤害的有362人,发生率为39.01%。男童伤害发生率为39.42%,女童伤害发生率为38.57%,几乎没有性别差异。
总体来看,伤害发生次数为380人次,发生率为40.95%。《报告》还提出了在家庭中导致伤害频率较高的6种危险物品(见制图)。
●数据解读
●伤害主要以跌倒、坠落伤为主,发生次数为344人次,其次为烧烫伤,13人次,再次为钝器伤,7人次。
提示:家长或社区应多注意儿童跌倒或坠落发生的原因,改善防护措施,确保儿童安全。
●伤害发生主要场所为客厅、卧室,分别占33.68%、28.68%,其次为餐厅、卫生间等场所。伤害主要发生在儿童玩耍时,占78.95%,其次分别为发生在上厕所以及进食水时,分别占5.53%、5.00%。
提示:应加大力度减少儿童玩耍可能接触到的环境危险因素,应加大卫生间地面的防滑系数,减少滑倒等伤害的发生。另外家长应提高喂养技能,预防因喂养不当导致呛水等伤害发生。
●伤害发生的主要部位为头部、面部、上肢,分别占28.42%、18.16%、17.89%,可见伤害主要发生在上半身。
提示:社区应注意家庭中茶几、餐桌等桌角应选择圆角,防止桌角等导致儿童头面部伤害的发生。
●伤害发生的主要性质为浅表伤(擦伤、挫伤)占87.89%,其次分别为烧烫伤、开放性伤(动物咬伤、切割伤、穿刺伤),分别占3.42%、3.16%
提示:家庭中加热电器、热水等应放置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有宠物的家庭应注意做好防护,防止儿童被宠物咬伤。
●伤害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面有水或湿滑、地面杂物多,影响走路通行、有门槛等,分别占14.47%、13.68%、10.26%
提示:社区应提醒家庭选择防滑地板,有水时及时擦干,防止儿童滑倒。
●客厅、卧室等处的危险因素结果:在卧室中,有42.33%的家庭中桌椅有硬角或尖锐边缘,容易发生器具伤。有14.47%的家庭电线放置不合适,随意摆放,儿童易碰到,容易发生跌倒。
●卫生间的危险因素
结果:有27.08%的家庭卫生间地面没有防滑地垫,儿童在洗浴时易滑倒。有19.05%的家庭护肤品等化学品摆放在儿童易拿到之处,易于发生化学品中毒事件。
●厨房的危险因素
结果:有18.45%家庭将圆的、硬的食物如爆米花、硬的糖、坚果、葡萄干等随意放在儿童易取到处,易于发生窒息。有11.85%的家庭厨房电器不用时没有断开电源,儿童碰到后易于发生触电或烧烫伤。有9.78%的家庭烹饪时孩子在厨房里,或孩子离微波炉和热源很近,易于发生烧烫伤。
●相关新闻
发门夹开讲座办培训
川北街道创安全社区
晨报记者祝玲报道 四川北路街道创建安全社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杨梅杰介绍,调查的目的,则是进行安全引导,减少儿童居家伤害。“四川北路街道已连续三年对儿童居家安全进行调查,每年都会针对不同伤害的发生,进行针对性干预和宣传。”
杨梅杰告诉记者,他们的目标是对辖区内所有幼儿园教师、儿童和家长,进行儿童居家安全培训、以及伤害急救培训。同时,还会有针对性地改善儿童居家安全危险因素,比如发放窗止、防风门夹,限制2楼以上窗户开窗大小; 粘贴针对家长的“关窗即锁”提示;发放电线收纳工具、客厅安装桌角、儿童房安装防护栏等。
连续三年的调查干预显示,通过改变居家环境,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客厅、卧室和卫生间等部位的多项危险暴露因素指标都大幅度下降。杨梅杰说,对于阳台、窗户、楼梯等无安全防护措施等短期内不易改善的评估内容,他们将已通过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展出宣传展板,丰富家长的伤害预防知识,加强对儿童看护,帮助识别对儿童居家环境的危险性并改变其态度,从而逐步改善居家环境。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