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资本市场流行“刷脸”,多伦股份欲改名“匹凸匹”   换个奇葩名,股价涨不停

来自:新闻晨报作者:曹西京浏览597次2015-05-13 08:57

  在这个“美颜”流行的时代,A股上市公司也扮靓起来,纷纷改变股票简称,争当“风口上的猪”。

  上市公司多伦股份宣布更名为“匹凸匹”,奇葩的名字吸引了众多眼球,也引来满屏吐槽,但昨日其开盘后股价即封涨停,报12.06元。

  “收盘时,堆在涨停板上的买盘达3326万股,看来后市还有涨停。”市场人士苦笑说,八字还没一撇,只是更个名,就引来涨停,大股东们真是赚了。

  究竟是市场太疯狂,还是股民自娱自乐?有人调侃,改名“匹凸匹”就涨停,不知以后是否会出现“凹凸凹”(OTO)公司呢?

  P2P神翻译“匹凸匹”

  更名引发遐想空间,进而引来投资者的追逐,股价走势抢眼,这是上市公司期待的更名效应。并且公司越是澄清否认股价越是涨得欢腾,可见二级市场也进入了看“脸”的时代。

  5月10日晚间,多伦股份公告称,立志做中国首家互联网金融上市公司,基于业务转型需要,拟更名为匹凸匹金融信息服务(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P2P  Finan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不过在上交所问询下,公司承认:此番转型一无正式业务、二无人员配备、三无可行性论证,甚至连经营范围变更都尚未获得工商部门审批,只处于设想之中。此前,多伦股份刚遭上交所公开谴责并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公司目前手中最大的“王牌”就是控股股东多伦投资(香港)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域名www.p2p.com特别授权给公司使用,不过“目前该网站正在筹备中”。

  多伦股份主营房地产,公司从传统行业转型到互联网金融行业,是否靠谱,各方难免要打个问号。

  就在上月底,公司实际控制人鲜言因信息披露不及时以及公司不配合交易所监管等,被暂停信息披露直通车业务资格。然而,一沾上互联网金融的边,股价就大涨了。“更名,引发遐想空间,进而引来投资者的追逐,股价走势抢眼。这是上市公司期待的更名效应。此前的湘鄂情、绿大地和正和股份等谋划更名的上市公司,也都演绎了一波更名行情。”业内人士称,改名审批更多是工商局的事,只要他们核准了,监管方面也无可厚非。

  今年4月初,由“熊猫烟花”变身而来的熊猫金控,也曾引起上交所的关注并两度发函询问。公司一周先后投5.5亿元成立5家互联网金融企业,同时增资1亿元给银湖网(P2P平台),将触角伸到了炙手可热的互联网金融领域,股价也一路飙升。而且,仅因公司有望更名为熊猫金控等消息,其股价就连拉3个涨停板,并且公司越是澄清否认股价越是涨得欢腾,可见二级市场也进入了看“脸”的时代,“给点阳光就灿烂”。

  证券简称越来越奇葩

  “KMMY”改为“ZEUS”(宙斯);ST仪化变身“石化油服”,甚至因为和拼音“诗和远方”相同,股价也涨停。

  这两年来,由于市场偏好的变化,A股上市公司更名风起。与多伦股份一样“奇葩”的,是同样宣布跨界转型互联网金融的“裤子裁缝”百圆裤业,5月6日将公司中文名称变更为“跨境通宝”,昨天股价也涨停;5月5日中达股份更名为“保千里”,昨天股价也涨停;5月8日,金磊股份更名为完美环球,目前股票停牌。

  可以看出,上市公司更名尽可能围绕市场热点,资本、环保、影视、游戏、互联、金融等成为新名字首选。比如科冕木业更名为天神娱乐,还把英文简称“KMMY”改为“ZEUS”(宙斯),多少有点雷人。此外,今年以来,新世纪变为“联络互动”、思达高科成了“智度投资”、光华控股更名“金圆股份”等,这样的更名往往能迎来股价上涨。

  还有的问题公司,力求在改头换面后让市场遗忘以前的不光彩记录。比如3月25日*ST 传媒摘帽后更名为“南华生物”,ST仪化变身“石化油服”(甚至因为和拼音“诗和远方”相同,股价也涨停)、ST超日变ST集成等,让人摸不着头脑。

  一些公司换汤不换药

  上市公司更名既潜藏着投资机会,也充斥着风险。投资者应仔细甄别他们的具体情况,如果更名伴随主业实质性转型,则值得关注;如果更名仅仅为了跟风玩概念,主业或业绩没有改善,也许是个陷阱。

  上市公司更名既潜藏着投资机会,也充斥着风险。如果转型成功,更名可喜可贺;但是更名博眼球容易,转型业绩翻身难上加难。如无实质性业绩支撑,股价终是昙花一现。投资者应仔细甄别他们的具体情况,如果更名伴随主业实质性转型,则值得关注;如果更名仅仅为了跟风玩概念,主业或业绩没有改善,也许是个陷阱。

  比如,原名*ST天龙的山水文化,今年2月底拟将主营业务定位于旅游文化及相关产业,拟更名“山西广和山水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随即股价连拉3个涨停。

  然而,现在看来,山水文化不再有山有水,公司多名董事提交辞职报告,负债总额达4亿元左右,仅有房屋租赁成为主要收入来源。目前山水文化可谓家徒四壁,不仅人财两空,转型梦也恐怕成为泡影。

  更名赢得良好市值管理效应的还有原来的湘鄂情、现在的ST 云网。面临高端餐饮危机的湘鄂情,任性更名“中科云网”,傍上影视、大数据与新媒体等热点,甚至拉上中科院站台,几乎将股市炒作热点一网打尽,股价也一度暴涨。但是,热闹过后一地鸡毛,因公司业绩连续两年亏损且净资产为负值,当初的“中科云网”现在“披星戴帽”成ST云网,股价只有7元左右。

  资本市场进入了看“脸”时代,很多公司更名实际上都是新瓶装旧酒,但仍旧止不住股价上涨


上一篇:戛纳电影节今天凌晨开幕   “戛纳热”退潮,豪掷的中国广告少了 下一篇:首次开设音乐开放周 “素颜”上音,邀你听课

发表评论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