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上海迪士尼24项地名出炉,兼具“米老鼠”风格和本地特色

来自:浦江头条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俞立严 通讯员 何维华浏览711次2015-04-08 13:00



2015年2月3日,上海迪士尼在建工程,正在修建中的上海迪士尼工程,园区标志性中心景点——奇幻童话城堡清晰可见。 刘行喆 澎湃资料

       4月7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获悉,上海迪士尼区域6类24项地名命名已陆续获得审批通过,这些地名既体现“米老鼠”气质,又融入了上海本地文化特色。

       此次审批通过的度假区核心区地名命名方案中,需要取名的有路、湖、桥、高架等,以“围场河”为界,外圈地名主要考虑上海本土文化特色和情感诉求,体现中国元素;内圈地名则是原汁原味的迪士尼风格。

命名关注游客体验

       看似简单的命名,其实都有着美好的寓意。以中心湖“星愿湖”(Wishing Star Lake)为例,灵感来自于迪士尼动画电影《木偶奇遇记》中的经典台词“When you wish upon a star”(当你向星星许愿),同时融入了未来奇幻童话城堡夜间烟火表演倒映湖面的美妙情境;英文名“Wishing Star”翻译成“星愿”,同样表达了中国传统文化“梦想成真”的美好祝愿。

       据上海迪士尼度假区管理公司介绍,华特迪士尼的“幻想工程师们”在设计全球迪士尼乐园时,特别关注游客的体验,往往通过对道路名称、标识牌、园林景观等细节布置,从游客抵达度假区的那一刻起,便让游客沉浸在“奇幻王国”里。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地名命名(一期)方案示意图

留住“原住民”情结

       上海迪士尼区域的地名还注重留住“原住民”情结。

       比如,横跨川迪东/南/西/北河(规划名“围场河”)上的四座桥梁,以四个动迁的自然村命名,分别为“赵行村桥”、“学桥村桥”、“金家村桥”、“旗杆村桥”。用原村名来命名,不仅是对原住民的情感慰藉,更是一份乡愁,是对地域文化的保留和传承。

       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管委会副巡视员李志宏也表示,一些地名有本土人文特色,像“申迪东/南/西/北路”和“川迪东/南/西/北河”,分别寓意“上海的迪士尼”和“川沙与迪士尼”,不仅有明确的指向性,而且体现了人文情怀。

贯彻中英文同步思维

       据申迪集团介绍,此次地名方案的中英文互译不是简单的中译英或英译中,而是中美团队创意思维中西合璧的结果。此次地名方案的中英互译中体现了多元化的特点:如“申迪路”没有沿用汉语拼音惯例翻译成“Shendi Rd”,而译成了“Shanghai Disney Rd”;“祥云桥”从“Lucky Bridge”翻译过来,没有按英文原意直译成“幸运桥”,而是采用了中国审美意象化的表达方式命名“祥云”。

       此次度假区核心区地名方案中,外圈中文地名的英文翻译多沿用了汉语拼音的惯例,如“川迪河”译成“Chuandi River”;内圈地名则基本使用英语词汇的原意进行中英互译,如“Rainbow Bridge”对应“彩虹桥”。

       另外,以度假区核心区西入口大道——“迪士尼大道”(Disney Avenue)为例,原本想以“Buena Vista”(博伟大街,迪士尼旗下的电影发行公司名称)来命名,但考虑到中国游客可能不了解,而采用了简单易懂的最终方案。


上一篇:上海用户可用微信预约挂号:涵盖瑞金、华山等155家医院 下一篇:癌症老人“定格”32个沪郊古镇风貌   4年多拍摄近3000幅照片 古镇衰败引发感慨:若干年后是否还能看到它们?

发表评论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