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松江小昆山80岁居民杜全根特意请理发师上门剃头刮面,皆因有个志愿服务队——   两年内要为六千老人留美好瞬间

来自:解放日报作者:静宜 彭薇浏览696次2015-03-27 13:40

  清晨七时半,松江玉昆二村居委会的多媒体厅里已聚集不少人。门前,“志愿为老服务,留下美好瞬间”字样的红色横幅在细雨洗礼下,静静欢迎着来客。这是松江小昆山志愿服务队进入玉昆二村的第二天,他们计划两年里为小昆山镇6000名60岁以上的老人拍照,留下美好瞬间。

  “父母照片空缺,是此生遗憾”

  踏进门,只听“咔嚓”、“咔嚓”两声,坐在蓝色幕布前的老人有些不好意思地起身问道:“可以了吗?让我看看。”摄影师张玉峰低下头,仔细翻看手中相机后,亲切地回答:“您坐好,咱们再来一张,记得保持微笑。”老人点点头,重新回到摄影灯前,坐直了身子。

  刚刚退居二线的小昆山镇副调研员张玉峰,曾是镇人大副主席。很少有人知道,他还有一个颇具武侠范的笔名:三丰。几年来,每月一期的《小昆山报》上,四版的配图几乎都被“三丰”承包了。

  因为爱好摄影,张玉峰的背包里永远装着两个相机,微单、傻瓜机各一样,“别小看这只傻瓜机,因为带着方便,我用它拍过很多风景。”仔细看,相机背带已经微微起了褶子,磨损得不轻。

  过不了多久,张玉峰就要真正退休了。可是,他心里还有一些未了的心愿。在一次区人大组织的视察活动中,张玉峰和其他代表一同来到敬老院。“许多过世的老人,直到走时都没能留下一张照片。”听到工作人员的叹息,张玉峰不禁想起自己的父母,“墓碑上照片的空缺,也是我此生的遗憾。”张玉峰决定,今后要多为有需要的老人拍照。

  了解老人心声撰写调研报告

  张玉峰的心愿在今年终得实现。原先计划自掏腰包为老人拍照的他,得到了小昆山镇领导的支持,将其变成整个小昆山镇的公益活动。目前,20多人自愿报名,组成了一个为老志愿服务团队,已服务700多名老人。

  其中一名志愿者,是在玉昆小区附近开照相馆的李全娥。她负责提供专业设备,并与其他志愿者一道,准备色彩鲜艳的唐装。3月,为老拍照服务第一站来到镇敬老院。照片很快冲印出来,每人领到一张10寸照、八张1寸照。“很多老年人都在打听,哪里可以买到漂亮的相框,要好好保存起来。”张玉峰说,这是志愿团队最有成就感的时刻。

  采访当天,张玉峰与志愿者正准备去几位行动不便的老人家中拍照。80岁老人杜全根得知情况,特意叫来理发店员工,上门为他剃头、刮面。老人家说:“要以最好的面貌上镜。”张玉峰为老人拍好照片后,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站在老人床边,轻声问:“这两天,身体怎么样?”“还可以,靠氧气瓶吸氧,舒服些。”“噢,这氧气瓶多少钱?”“25块”……

  张玉峰还告诉记者一个新的计划,“通过拍照的机会多和老人沟通,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写一份老年人生活现状调研报告,将老年人普遍反映的问题整理好,再提交给政府。”


上一篇:世界级海洋公园昨临港开建   距迪士尼25分钟车程,后年开业 设计将体现中国特色 下一篇:“1”和“21”上海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政策文件陆续出炉

发表评论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