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手机平板电脑或成青少年听力“杀手”

来自:新民网作者:卜春艳浏览629次2015-03-04 08:41

  带着耳机打手机、塞着耳机玩ipad……你知道吗,这些行为都可能导致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发生噪声性听力损伤。这是今天(3日),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从全国爱耳日当天举办的听力健康社区科普活动中获得的信息。  此外,相关方面透露,从今年起本市将陆续推出惠民政策,让社区居民通过社保或残联补贴项目,免费进行听力检查并获得助听器等听力设备的验配资助。  Ipad、手机加重不当用耳风险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爱耳日重点关注的是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来自世界卫生组织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11亿年轻人正面临由不良倾听习惯导致的听力损失风险。  “噪音是导致听力损失的常见原因之一。”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教授陈洁告诉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总体来说,噪声强度越大,个体接触时间越长,越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据介绍,近年来,伴随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歌厅、酒吧等娱乐场所的增多,社会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因不当用耳发生噪声性听力损失的风险日益加大。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在中等和高收入国家,50%的年轻人由于使用个人音频设备,而暴露在不安全的声音强度下;40%的年轻人则暴露在俱乐部、酒吧里潜在的损伤听力声音的强度下。  “总体来说,噪音强度越大、个体接触时间越长,越可能导致听力损失。”作为知名听力专家,峰力听力技术(上海)有限公司高级听力学家杨欣怡告诉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类似MP3、平板电脑、手机、KTV、迪厅、游戏厅、广场舞,甚至是燃放鞭炮、聚会联欢等发出的声音,如果个体连续接触太久,均可能导致听力损失。  沪听障人士可获惠民资助政策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了解到,除了不良倾听习惯导致听力损伤的年轻人外,老年人口的听力障碍和儿童听力障碍,也在我国占有不小的比例。  据测算,目前上海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中,有40%不同程度的存在听力障碍;而仅儿童医学中心耳鼻咽喉科每年收治的听力障碍儿童也为数不少,“这些孩子,大多是先天性听力障碍。”陈洁这样告诉记者。  “研究表明,无论是助听器还是人工耳蜗,都可以解决听障人士近距离聆听困难的问题;而远距离和回声问题,则可以通过无线聆听技术来解决。”杨欣怡透露,全新的无线聆听技术能够提高噪声环境下的言语识别率,对于处于学习语言关键阶段的儿童来说意义重大,“可以保证听障学生进入普校随班就读的课堂学习。”  据透露,目前上海有两个惠民项目都可以用于听障人士,“一个是上海残联的成人助听器项目,另一个是上海社保工伤保险助听器项目”。  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了解到,18周岁以上的上海户籍居民,都可以参与成人助听器项目,“针对常规类机型,低保对象政府全额买单,非低保对象政府补贴90%;针对补贴类机型,低保对象政府补贴90%,非低保对象政府补贴70%。”  而从去年12月开始实施的工伤保险助听器项目,适配对象则是缴纳上海社保的在职人员,“一经鉴定,可以免费适配助听器。”(新民晚报新民网记者 李欣)  >>>>>>>>>>>>>>>>>>>>>>>>>>>>>>>>  健康用耳小贴士:  1. 做好孕前、孕期耳聋预防,必要时进行耳聋遗传咨询与耳聋基因检测。  2. 注意耳部卫生保健,预防耳部感染,不随意清理耳道,防止异物、污水等进入外耳道。  3. 预防中耳炎,一旦发现及时就医。  4. 慎用耳毒性药物。  5. 健康饮食、适当运动、预防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类疾病。  6. 避免长时间接触噪声,防止噪声性听力损失。


上一篇:“三问”高校自主招生新政策 下一篇:先别急着换手机!关于4G的6大秘密你知道多少?

发表评论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