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发改委2月25日公布《上海市2015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今年本市将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率先探索“1+1+1”医疗机构组合,即社区居民签约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家区级医院、一家市级医院。新区卫计委相关负责人解析:在今年的医改举措中,社区卫生服务被置于整个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核心,医保费用的使用管理也将逐步交由家庭医生负责。
签约市民走“1+1+1”渠道有什么好处呢?记者从新区卫计委了解到,若签约市民患病后,先前往签约家庭医生处就诊,再转诊到二、三级医院就诊,医保报销额度将更加优惠。据了解,在西方发达国家,只有通过家庭医生到综合性医院看病,才能获得医疗保险支持,否则只能自费。
此外,《要点》还指出:将赋予家庭医生一定的卫生资源。例如,转诊上级医院预约优先、为慢性病人开具4周及以上“长处方”等。与之配套,二、三级医院也将通过预留一定数量专家号,制定部门或专人对接家庭医生转诊服务、为转诊病人建立绿色转诊通道等措施,加大对首诊社区的支持力度。
具体而言,目前慢性病患者只能最多开具两周药物,今后家庭医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一次开具4周及以上“长处方”,并可延续上级医院用药医嘱,在家庭医生处获得基本药物以外的药品。此外,上海今年还将探索建立以签约居民为切入点的医保费用管理机制,由医保部门赋予家庭医生管理签约市民医保费用的责任,使家庭医生逐步成为医保费用管理的代理人。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继2013年潍坊、塘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标准化改造以后,今年新区又完成了陆家嘴、周家渡、北蔡、沪东、金杨、浦兴、康桥、三林、洋泾、惠南等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改造建设,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来的6-10个诊室改造成一个样本诊室和8个标准诊室,改造后共设置92间标准全科诊室和10间综合诊室,总改造面积2633平方米。改造后的标准化全科诊室全部配置桌式诊疗系统、视频耳镜、视频眼底相机等设备,全科诊室的就诊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更人性化、更舒适,可实现95%以上的常规问题都能在标准全科诊室得到处理。据悉,新区计划再用3年的时间,将区域内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诊室都进行改造。
“按照卫生规划,每10万人口配备一个社区卫生中心,以浦东常住人口计算,需要5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自卫计委的信息显示,目前新区已投入使用4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在建的7个大型居住社区中共配备卫生用地14块,一旦建成将补足社区卫生服务的缺口。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