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官网发布《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的函》,计划将99.99%纯金作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且添加对象仅限白酒。
此函一出,立刻引发舆论热议,反对者普遍担忧金箔如若入白酒,恐引发“炫富”、“变相涨价”,并且“给腐败埋隐患”。
“从天价月饼到天价粽子,反映出的都是社会上不良风气和畸形消费观,金箔酒会不会是下一个畸形消费物呢?”山东大学社会学教授王忠武担忧,在高压反腐、八项规定之下,允许金箔作为白酒添加剂,与整个社会氛围不符,甚至有可能为腐败提供温床。
争议点1: “金箔入白酒”安全否?
对于首当其冲的安全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总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称,国际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很早就评估过,金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安全的,在国际上由来已久,主要被涂抹在糖果、糕点、巧克力外层作为装饰。金是惰性金属,进入人体后既不会被吸收,也不会沉积,吃完后会随便排出。因此,金箔入酒既不会危害健康,但也没有部分商家吹嘘的“保健”功能。
而对于民间“吞金自杀”的担忧,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者阮光锋近日在网上撰文解释:由于金子很重,并且无法消化,很难随着胃蠕动进入肠道被排出,如果大量吃进黄金这种无法消化的东西,有造成胃出血的风险,但在卫计委征求意见稿里,白酒中的使用量是0.02 g/kg,喝一斤酒也才0.01 g黄金,一般人是远远喝不到这个量。即使喝到这个量,酒精的毒性也远大于金箔。
有网友担忧,如果无良商家用劣质材料添加怎么办?新华网在调查时,一些经销商表示,如果金箔酒真的大量进入市场,99.99%的纯度就很难保证。管理不好的话,难免会有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到时候可能真会出安全问题。
争议点2:无毒就有入酒必要?
白酒是我国食品工业第一大产业,金箔入白酒虽然被证明无毒,但是否有必要添加进白酒呢?
国家卫生计生委的征求意见稿中,始终没有说明白酒中添加金箔的理由,也未提及是哪家企业提出了相关申请。对此,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回应称:“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以提出申请,如果提出的食品添加不是国家已经禁止的,那么我们就会征求意见,看看社会有没有不同意见,然后专家再进行论证,最后回复企业。”此次卫计委只是 “例行的征求意见”。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马勇接受《京华时报》采访时表示,是否有添加金箔的必要性应当组织专家研讨,如果没有明显的技术必要性,那么行业协会肯定会持反对意见。我们还应该看提出申请方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其目的又是什么。
马勇说,由于中国白酒行业的大多数都是纯粮固态发酵白酒,为保证其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延续性,不会添加金箔。所以,即使金箔入酒,对白酒行业的主流产品基本不会产生影响。”
陈君石的看法是,政府不会做出“只允许红色冰棍不允许绿色冰棍”的行政干预。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只要是安全的,并且企业提出申报,经过安全风险评估就可以允许使用。但如果没有人消费,自然就会被市场淘汰。
争议点3:为涨价开方便之门?
金箔酒其实是舶来品,最早国外将一些小碎片式的金箔加入红酒中。5年前,上海曾出现过“金箔酒”,但主要是来自一些小品牌。
《福州晚报》记者在某购物网站搜索“金箔酒”,有2600多个产品在售,价格从100多元至1000多元不等。去年也有媒体曾报道,江苏南京的中国金箔艺术馆里就曾有金箔酒出售,一套礼盒售价达到了3999元。
细心的网友算过一笔账,每公斤白酒添加金箔0.02 g,按目前市价99.99%黄金原料200多元来算,金箔白酒的成本只增加了两元,但售价却可能翻上好几倍。
白酒营销专家晋育峰表示,“金箔酒”喝前摇一摇金光闪闪很好看,但喝起来和普通白酒并没有差别,主要为了增加销售附加值。
评论人@老徐时评一语道破:“黄金是非人体必需元素,但却是土豪必需元素,酒里有了金子价格就可以身价百倍。这才是金箔酒将要火起来的真正原因。”
面对媒体和公众的众多疑问,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毛群安近日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称:“我们只是征求意见,不是同意,也不是说它好,这是一个误解。”
其实去年8月,卫计委就曾就“金箔入酒”公开征求过一次意见,不过当时公众和媒体并没有太留意。此次之所以会“再次公开征求意见”,是因为“金箔入酒听起来就比较敏感,因此卫生计生部门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就是希望多听听社会上的不同声音。”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