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东风一夜来。随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的一纸授权,上海自贸区从28.78平方公里扩大为120.72平方公里,陆家嘴金融片区、金桥开发片区、张江高科技片区并入了上海自贸区。
在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几年里,有很多次因为政策利好突降而带来致富机会。“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这一次,也不例外。这三块区域里的居民还没有意识到,随着三块区域并入自贸区这个改革开放的试验田,他们的身份已经悄然改变——一年多以前企业和个人们梦寐以求的“区内居民”身份,如馅饼般掉在他们脑袋上。
身份值钱了
有人会问,“区内居民”这个身份有啥用?读一下中国人民银行支持自贸区的“30条”、银证保三监会出台的21条以及各部委文件,就能找到答案。所有制度改革的受益对象都是“区内居民”,这四个字的含金量会有多高?
一行三会等部委文件中所说的“区内居民”,包括企业和个人。对企业来说,从普通企业变为自贸区的企业,将直接享受到4大类便利:以负面清单和准入前国民待遇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如“先入区、后报关”、“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等60项措施;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创新制度以及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
对个人而言,利好也不少。比如,央行“30条”明确提出,要便利个人跨境投资。如“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个人可按规定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外投资。个人在区内获得的合法所得可在完税后向外支付。区内个体工商户可根据业务需要向其在境外经营主体提供跨境贷款。在区内就业并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可按规定在区内金融机构开立非居民个人境内投资专户,按规定开展包括证券投资在内的各类境内投资。”
换句话说,内地居民想买港股都难,区内的朋友已经可以做全球资产组合了。比如有电商下次再去纽交所上市,直接跨境“打新股”就行。
同样是上海市的居民身份证,区内居民的身份含金量更高。当然,因为证监会迟迟拿不出细则,个人跨境投资等内容尚未落地实施。不过,政策出台只是时间问题。
不仅如此,区域内房产也大大受益。依据就是,上海自贸区成立后,外高桥等区域房价持续上涨。总体上,这种正向财富效应毋庸置疑。这么多利好凭空而降,半夜笑醒也不过分。
法律会修改
之所以扩区利好叠加,是因为部委诸多文件的对应主体都是自贸区。如央行“金融30条”全称是:《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金融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意见》。从逻辑上说,既然各种文件对应的主体都是上海自贸区,那么自贸区扩区,各种改革举措理应拓展覆盖。
对于法律文件的授权和实施,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法学院副院长黄洁分析说,在国务院印发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虽然没有明确规定28.78平方公里面积,但表述了“试验区的范围涵盖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不过,该方案也预留了后招,明确表示将“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形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而《上海自贸区条例》等法律法规都是根据国务院批准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等和其他法律、行政法规所制定。
因此,扩区之后,上海市人大或者市政府需要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决定及时修订《上海自贸区条例》等原上海自贸区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
新老有差异
从逻辑上推论,上海自贸区扩区后,新老区域应该政策均等,不应分割为“老四区”和“新三区”。然而,实际情况可能会有变化。
由于自贸区从28.78平方公里海关特殊监管区扩大到非海关监管区,各种问题复杂交织,如行政管理体系如何梳理,各部委改革举措特别是金融改革如何在海关特殊监管区之外执行,都亟待一一理顺。
上海市市长杨雄在1月26日参加政协上海市十二届三次会议专题会议时公开表示:“过去海关特殊监管区有特殊性,我们心里有底。现在自贸区扩大到了非海关监管区,我们面临的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我们在特殊监管区内,曾经想做离岸业务,现在看这些业务还是只能放在特殊监管区内。在特殊监管区外的90多平方公里怎么先行先试,要研究。”
这是市领导首次公开评述自贸区新老区域问题,也传递出值得关注的信号。
想象空间大
尽管扩区还面临诸多问题,但上海自贸区勾勒出的未来图景委实壮观。此次自贸区扩区的区域设置可谓用心良苦,一次扩区就将上海自贸区建设与“四个中心”建设和“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等多个战略贯穿起来、捆绑在一起。借此一招妙棋,让上海改革发展的大棋局为之一变。
新加入自贸区的陆家嘴金融片区是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载体。如果说此前地方政府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处处掣肘、难有突破,那么借助自贸区“大胆创、大胆试、自主改”的制度优势,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就找到了抓手,可谓如虎添翼。
张江高科技片区是上海创建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战略的主力军,同样会因叠加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而受益匪浅。仅举一例即可看出。此前,一些跨国公司研发总部认为研发原材料进口的程序过于冗长,而很多制度是全国通行,地方政府要想突破并非易事。但今后,这些问题有望借自贸区先于全国突破。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世博园所在的前滩地区也划入了上海自贸区。这同样蕴藏了无限精彩。类似中华艺术宫、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等一批文化、演艺场所从此划入上海自贸区。这对艺术品展示、交易、演出等文化活动带来了最大便利。
可以预见,上海自贸区的改革开放效应将在今后竞相释放,上海改革发展的活力将竞相绽放。诸多重大利好,如今所能阐释的只是冰山一角,不妨拭目以待。
发表评论
Copyright © 2006-2019 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镇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