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智汇家园! 请登录 免费注册 购物车 联系客服 021-20783378 签到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资讯详情

肩负近1400万上海市民饮水安全重任,3年巡逻里程相当于绕赤道5圈——   青草沙水库:51名战士的守护

来自:解放日报作者:茅冠隽 卫竞浏览610次2015-04-20 08:44

  清晨6时,晨曦微露,19岁的徐旌阁早早起床,在半小时内刷牙洗脸吃完早饭,然后登上警车,去十几公里之外的执勤哨位换哨。初春的长江边有点冷,徐旌阁不由地把脖子往衣领里缩了缩。“战友累一夜了,早点去换班,他们就能早点休息。”

  去年9月入伍后,徐旌阁来到上海边防总队青草沙边防派出所,成为这里51名守护青草沙水库的战士之一。“我们的工作关系到近1400万上海市民的饮水安全,丝毫马虎不得。”派出所教导员屠建淼告诉记者。

  “水库卫士”的工作是怎样的?日前,记者走进青草沙边防派出所,倾听他们的故事。

  头几年:守着水库洗澡却要排队

  在长江入海口处,巍峨蜿蜒的大桥架设在崇明和长兴两岛之间。开车从崇明往上海方向行驶,在桥右边灰色的江水中可看到一块幽蓝色的水域围在堤坝内,水边芦苇迎风摇曳,水面上不时有飞鸟滑过——这就是青草沙水库。

  上海深受水质性缺水之痛,被联合国列为未来全球六大缺水城市之一。经过论证与开发,2011年6月长江口青草沙水源地主体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青草沙水库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河口浅滩型水库,总面积66.26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西湖,水库最大有效库容5.53亿立方米,日供水719万立方米,约占全市原水供应总规模的70%。2012年4月,全国唯一一个专门担负水库安保的边防派出所——青草沙边防派出所成立。

  “水库建成以前,这里是开放式捕捞区域,而边防队伍依法有对渔船民进行管理的职责。为防止水库建成后有渔船民继续进行捕捞作业,我们就担负起了水库的安全守卫工作。”屠建淼告诉记者。

  水库安全是城市的命脉。经过探索,派出所建立起一套完善的“水陆空”立体执勤防控模式,通过岗哨查缉、实兵巡逻、视频巡逻等方式,对水库的1个输水口、2个水闸、3个道口、4个执勤岗亭实行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管控。记者从上海市公安边防总队了解到,派出所和警务航空队形成联勤联动机制。一旦有情况发生,可利用空中直升机发现并锁定目标,水面巡逻艇、陆上警车运送警力迅速到达现场进行处置。另外,环库大堤外专门设置铁丝网、配备监控探头,并有警犬参加巡逻,实现人防、技防、物防、犬防“四防合一”。

  整个青草沙水库呈“中华鲟”形状,绕着“中华鲟”的环库大堤总长48.41公里,大堤上官兵24小时不间断巡逻。除了车巡人员每天3到4次的绕圈巡逻外,步巡人员也要在大堤上对水库情况进行管控。官兵们每天车巡加步巡距离近200公里,平均每2、3个月就要磨穿一双军鞋。3年来,巡逻距离已近20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

  日常巡逻中遇到状况,官兵们会及时处置。去年1月26日下午,几名正在执行巡逻任务的派出所官兵发现,水库东侧的滩涂上搁浅一条全身深褐色、体长约50余公分的怪鱼。大伙第一时间将鱼放入水桶以保持其生命力,并迅速联系相关部门。经鉴定,这条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胭脂鱼,初步判断它是落潮时搁浅在滩涂上的。随后,边防官兵在附近水域选择合适位置将这条胭脂鱼放生。

  由于每个执勤点距离派出所都比较远,从伙房里做好的饭菜就算马上装车,也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送到执勤官兵的手中。“最远的一个执勤点距离派出所15公里,开车过去要近20分钟。冬天时,执勤官兵往往只能吃冷饭冷菜。”屠建淼说。

  尽管守着这么大一个“世外桃源”般的水库,官兵们却并不总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水库初建时,原水通过过江管道直接输到亚洲第一大泵站——浦东五号沟泵站,经各级泵站输送至各大水厂后为全市供水。但因管道建设问题,直到建所的第三个年头官兵们才真正喝上来自水库的水,之前他们的用水、饮水都取自于地下水。而地下水的水质难以保证,且供水量不足,经常停水。“往往是早上起床准备刷牙洗脸,一开龙头发现没水,就只能用提前存好的水。有时傍晚要洗澡也会停水或水量较小,我们就只能排队等。”屠建淼说。

  彻夜伏击:夏天蚊咬冬天冻伤

  身为“水库卫士”,除了日常巡逻之外,和偷捕偷猎者斗法是工作的核心内容。

  “季节变化会带来水库安保特点的变化,一年中我们必须灵活启动不同的预案和方案。比如,每到秋冬候鸟迁徙季节,为防止水库及周边发生下毒偷捕野生鸟类的情况,官兵们就要在芦苇丛中开展伏击守候,一守就是一夜;夏季可能有人偷鱼、挖螃蜞,而且往往是晚上行动,我们就要加强晚上水面巡逻的力度。”谈起本职工作,常年驻守水库的派出所副所长赵士华说得头头是道。他告诉记者,炎炎夏日,空旷的水库无处遮蔽,水库大堤上烫得站不住;三九寒冬,乘巡逻艇进行水面巡逻时,迎面袭来的呼呼江风如刀般刮着官兵的脸,可因为要观察水面动静,所以不能戴防风镜等装备。

  日前,记者随派出所官兵登上巡逻艇,亲历了一次水上巡逻。在艇上向远处瞭望,芦苇荡间不时有水鸟飞过,江面碧波荡漾。不过,开船后便无暇顾及美景:江风扑面而来,眼睛都睁不开。船艇班班长张轶警惕地盯着江面,他告诉记者,“要注意江面上是否有漂浮的渔网,芦苇丛中是否藏有偷猎者,一个多小时的巡逻一刻也不能放松。秋冬季节一圈转下来,手和脸往往冻得都没知觉了,不过习惯之后也没什么。”

  派出所副所长盛富祥说,水库管制范围内实行全封闭管理。为了防止渔民擅自进入水库捕鱼,官兵们往往要在隐蔽处彻夜守候伏击。他说,“以前有渔民白天将木制渔船沉到水底,晚上只身潜入,将船从水底升起后进行捕捞,这就需要我们的巡逻艇也彻夜待命。伏击官兵发现灯光、声响后会通知战友,将偷捕者抓获。夏天芦苇荡里蚊虫多,一夜过去了,身上全是包;冬天晚上湿气重,熬一宿后发烧、冻伤都是常有的事,这些都成了官兵们的职业病。”

  在坚持不懈的打击下,偷捕偷猎行为如今已很少。同时,迄今为止未发生过一起破坏水质事件。“挺欣慰的,我们也算没白忙活。”派出所中士刘新泉说。

  青春与水结缘:又苦又累但是值

  记者了解到,这群“水库卫士”清一色都是80后,如今90后的比例也越来越多,最年轻的一批战士出生于1996年。在坚守岗位之余,他们不甘寂寞,想出了各种方法为生活“加料”。

  如今,派出所官兵在空地上种上蔬菜,还养了羊。逢年过节时,不回家的官兵就自己动手改善伙食。闲暇时,战士们会打打篮球,还组建了一个“青春舞龙队”,今年还准备利用一些官兵的特长组建吉他队。“虽然环境比较艰苦、任务比较枯燥,但我们还是在不影响职责的前提下鼓励战士发挥特长开展文体活动,这也有利于战士们身心健康。”屠建淼表示。

  让战士们欣慰的是,在青草沙边防派出所,有一群特殊的巡逻卫士是他们可靠的帮手:6个品种的13条警犬。这些警犬有的嗅觉灵敏,擅长搜索跟踪;有的体格强壮,擅长扑咬防暴。战士王斌每天都会带警犬“格亚”训练,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和“格亚”相处的时间比跟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还多。“格亚的嗅觉很灵敏,带着它找人找物都方便。”

  王斌告诉记者,前年1月29日,“格亚”还救过人。那天下午,正在水库南岸大堤巡逻的派出所民警接到青草沙路门岗哨兵报告,称门岗外西南侧约500米处有大量群众聚集。巡逻民警迅速赶至现场,发现是住在附近的男子王某因无钱还债,在路边喝农药寻短见,已不知去向。了解情况后,民警立即启动预案并让“格亚”嗅闻失踪人的衣物。短暂嗅探后,“格亚”找到了方向,经过10余分钟的细致搜寻突然向一个草丛狂吠。民警迅速向可疑草丛搜索,随即发现王某躺在其中昏迷不醒,手上还拿着半瓶农药。约20分钟后,王某被急救车送往附近医院,经抢救脱离生命危险。

  “我宣誓:恪尽职守,守卫水库安全。”3月22日“世界水日”一大早,青草沙派出所全体官兵在水库门口进行集体宣誓,随后各自登上警车、驾驶巡逻艇、牵起警犬走上哨位,开始日复一日的巡逻工作。徐旌阁告诉记者,入伍之前他从未想过自己的青春岁月会和水结下不解之缘。如今入伍近一年,他认为自己的任务“虽然又苦又累,但是值”:“想到家人也在喝着这个水库里的水,而我在日夜守护着这个水库,心头就涌起一股神圣感和自豪感!”


上一篇:新自博馆明迎客 镇馆恐龙全新亮相 开馆初期暂不上演“激光秀”瞬时承载量达4000人时启动限流 下一篇:上海人民广场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协警被砍伤(图)

发表评论

内容